军事历史《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玉壶冰”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宪杨炎,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虽然穿越到大明成了秋后问斩的死囚,但是他很开心,系统说死了就可以回归现实。所以他在监狱光交狱友,畅谈治国方针,还讲为君之道传授给隔壁狱友。万万没想到,他教出了一个天下无双的泱泱大明。...
《完整文本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 第9章 免费试读
《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者玉壶冰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赢得了读者的好评。这本穿越、历史、系统、小说已经连载到了第59章 新事物!,总字数超过141033字,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书。
书友评论
情节干脆不拖沓。主角在明朝如鱼得水。最差便是个死,死了也能回现代,便随心所欲,无所畏惧,想说啥说啥想做啥做啥。作者心有丘壑,各种人物情节故事信手拈来,推荐ing。。。
1现在还来还可以,有点细节没把控好,再看看2这不是爽文小说,这是知识!
两星给早了,除了前面说的那个问题,书确实不错。 说早了。里面的朱元璋朱标让你写的都是用别人的话,思路据为己有装逼的人。他们格局没那么小。
今天才知道是同一个作者,牛[赞]
看完感觉要长脑子,明明只是娱乐,但是知识好像钻进了我的脑
为什么这么低的评分,历史类不错的好书啊!
就一章,闲人都没有你这么闲的
我有个朋友也是理论大师让他抄个菜都不好吃[笑哭][笑哭][笑哭]
章节推荐
第54章 原来这才是先生的价值观!
第55章 改变世界从一把梭子开始
第56章 先生开始上课了?
第57章 人齐上课!
第58章 恐怖如斯!
作品阅读
“重八,不早了,早点睡吧。
当今世上敢叫朱元璋重八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当朝皇后马皇后。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在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她便已经和他患难与共了,在朱元璋成就帝业之后,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皇后,而她私底下仍旧习惯叫朱元璋重八。
朱元璋呵呵一笑:
“妹子,等等,再等等。
马皇后也不恼,笑道:“重八,怎么了,突然看书看这么晚?
“嘿嘿。
朱元璋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却又突然欲言又止,改口道:“没什么,就是有个问题想不通,妹子你先睡,不用管我。
事实上,朱元璋虽然跟马皇后感情很好,但是关于政事,他还是不想马皇后过多参与。
特别是现在事关他为大明打造的百年战略。
现在却被杨炎指出了致命的问题。
天下养朱。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朱元璋的脑海,挥之不去。
如果不找出解决之道,他就算睡觉也不会睡得安稳。
夜已深。
马皇后不理朱元璋,已然睡去。
房间内,烛火依旧在摇曳。
朱元璋仍旧埋头在书海之中。
他小时候虽然不得读书,但愈是这样,他就愈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不耻下问,刻苦钻研,也算是自学成才。
别看他戎马半生,但是他不仅精通兵法,在书法诗词歌赋上同样有着不浅的造诣。
在制定国家战略政策时,同样是以史为鉴。
封王戍边之策,便是他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汉唐郡县制与元朝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更是加上了自己独到的理解进行完善,利用山河险地构筑三道防线,互相牵制,制定藩王无诏不可入京,不可同时回京等制度,防范藩王作乱的状况发生。
但现在这个他自以为完善的战略不仅被杨炎读穿,还被杨炎指出了致命的问题……
朱元璋不停的翻阅着。
突然。
他的手停住了,目光也停留在了纸面上,久久不曾移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元璋面露思索之色的低语一句,眼神却在逐渐的发亮……
……
第二日,御书房内。
“禀皇上,驻陕永兵卫屯耕一折,臣已奉旨办理,半月之内,在籍军户定能到位,准许民间开矿一事,臣也已经会同户部工部,酌拟冶金律六条,特呈皇上御览!
禀报的臣子不是别人,正是中书省参事胡惟庸。
刚刚上位中书省左丞相不到一个月的杨宪被朱元璋诛杀以后,胡惟庸展示出了他的才干,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与欢心。
今天他就是来禀报这段时间的政绩来的。
然而……
让他意外的是,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皇上的心思似乎完全不在他的话上。
因为他禀报完了,皇上还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话也不回他,一脸沉思之色,把他晾在一旁。
“皇上,皇上……
被凉了好一会的胡惟庸终于忍不住轻唤了两声,朱元璋这才从沉思中醒来。
“汇报完了?完了你先回去吧。
“啊……是。
胡惟庸一怔,也只能悻悻的告退。
昨晚李相就跟他提了一嘴,说皇上和刘伯温不知道去了哪里,回来之后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皇上和刘伯温之间有秘密。
难道说,浙东党刚去了一个杨宪,又要重新起势了吗?
胡惟庸不禁有些心虚了。
事实上,朱元璋的思想的确被杨炎提出的问题所占据了,他昨晚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感觉自己的这个想法极好,已是最佳解决之道,但是他还是想要听一听杨炎是怎么说的。
是否和他想得一样?还是另有高见?
亦或是压根就是吓唬人的,危言耸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元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胡惟庸走后,朱元璋在屋内来回踱步,最终还是忍不住往太子朱标的所在的春和殿而去……
……
春和殿。
朱标正埋头奋笔疾书,案桌前堆着一堆高高的奏折。
如果不知道,还以为他才是皇上。
事实上,朱元璋已经在有意的培养他的这个继承人。
“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大明的很多政务已经交由朱标来处理,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不仅勤勉,而且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只不过朱标的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的理念与朱元璋有些不和。
这一次杨宪案,朱标也是希望能够避免过多杀戮而与朱元璋起了争执,这才被朱元璋关到牢里好好反省,从而认识的杨炎。
朱标没有埋(mán考试常考)怨朱元璋,相反的,他很庆幸自己这一次入牢反省能够认识杨炎这样的奇人。
天下养朱。
关于杨炎留下的这个课业,朱标也一直在思考,昨晚也是在大本堂翻阅书籍到深夜。
不过现在他还不能去找杨炎。
因为还有一件急事,需要他处理。
“标儿,在忙什么呢?
朱元璋见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不由得眉开眼笑。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朱标也是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来迎了上去:“父皇,儿臣在处理不久后将举办的恩科大试的事务!
“嗯,很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标儿,包括前朝在内,到现在有多久没有举办过恩科大试了?
朱标从容回道:“禀父皇,从前朝至正初年开始,科举已然名存实亡,到现在至少有二十年没有举办过科举大试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所以呀,咱们大明新朝首届恩科,一定要办好,让天下学子们都看到,咱大明是重视科举,崇尚儒学,有才有能的学子,朝廷定会量才录用,要让他们觉得,在咱们大明新朝里为学,那是前途无量,咱大明新朝那是翻天覆地之变化啊!
“是!
朱标拱手笑道:“禀父皇,国子监,聚贤堂,还有考试院都已整备一新,科考大试的日期,考生的人数已经定了,以及朝廷预备给各省考生的粮米路费也已经颁至各省了。
“好啊!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不过标儿,你也不要太累,该休息就休息,别累坏了身子!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
因为以前,朱元璋总是告诉他一定要勤勉,更是以身作则的教育他。
“咱从作皇帝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着办,才能保得住天下。
怎么今天却反倒是劝他该休息就休息了?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朱标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笑着回道:“父皇,我不累。
“诶,话不是这么说的,你看现在都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劳逸结合,该吃午饭就去吃午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你说咱说得对不对?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是,父皇教育得是。
朱标有些感动的回道:“父皇,那我让人去准备一下,咱一起用个午膳?
不想朱元璋却是抬手道:“不用了,咱吃过了,而且咱啊还有点事要去办,只是顺道过来看看你,你赶紧去吃午饭吧!
说罢,朱元璋便转身离开了春和殿……
……
春和殿外。
朱元璋在来回踱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久之后,便有人疾步上前。
不是别人,正是毛骧。
“怎么样?朱元璋带着几分焦急问道。
毛骧连忙回道:“回皇上,太子果然让人备好酒菜,往天牢方向而去了!
“嘿嘿!
朱元璋忍不住嘿嘿一笑,自语道:“知子莫若父也,标儿果然不想一人独自用膳,忍不住又去找那人了!
言罢,朱元璋若有所思片刻,对毛骧道:“你速去把刘伯温叫来,就说咱带他去老地方……
小说《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