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母亲害惨我人生,重生后我杀疯了倩倩苗兰芬结局+番外》是作者“凤鸣有声”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倩倩苗兰芬,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清单上的名字,和往年差不多。其中不少,是像苏桂芹、刘阿姨这样,不久前才给我们添过堵的。母亲的“老好人”心态,在“礼数”和“人情”面前,又开始占据上风。仿佛之前的不愉快,随着年关临近,都可以一笔勾销...
《老好人母亲害惨我人生,重生后我杀疯了倩倩苗兰芬结局+番外》 第8章 免费试读
腊月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吹得光秃秃的树枝呜呜作响。
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小区里偶尔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
母亲苗兰芬开始像往年一样,拿出个小本子,写写画画,那是她准备年货和送礼的清单。
我泡了杯热茶,坐在她对面,看似随意地问:“妈,今年都准备给谁送年礼?”
母亲扶了扶老花镜,指着本子说:“还能有谁?你大舅、二姨、小叔这几家近亲,还有你赵姨、刘姐这几个老同事,礼数不能缺。”
清单上的名字,和往年差不多。
其中不少,是像苏桂芹、刘阿姨这样,不久前才给我们添过堵的。
母亲的“老好人”心态,在“礼数”和“人情”面前,又开始占据上风。仿佛之前的不愉快,随着年关临近,都可以一笔勾销。
我喝了口茶,热气氤氲中,缓缓开口:“妈,送礼是心意,但也要看值不值得。”
母亲笔尖一顿,抬起头看我:“大过年的,就是个意思,有什么值不值的?”
“意思?”我放下茶杯,“意思意思,也要送给懂得‘意思’的人。你送给大舅妈,她会不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甚至嫌我们送得少?你送给刘阿姨,她会不会一边收着礼,一边笑话我们傻?”
母亲脸色有些不好看:“大过年的,你别把人都想得那么坏……”
“不是我把人想得坏,是有些人做事就从来没好过。”我语气平静却坚定,“妈,送礼是为了维系感情,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如果送出去的东西,换不来一丝真心,反而让对方觉得你好欺负,那这礼,不如不送。”
母亲沉默了,看着清单,眉头紧锁。
我知道,她内心在挣扎。
一方面,她认同我的话;另一方面,几十年形成的“礼数”习惯,像一道枷锁,让她难以挣脱。
“那……照你说,怎么办?”她有些赌气地把笔一放,“总不能一家都不送吧?那成什么了?”
“当然不是一家都不送。”我拿过她的本子,“要送,就送给真正对我们好、懂得感恩的亲戚朋友。比如二姨,以前没少帮我们。比如对门的张奶奶,孤身一人,我们过年去看看,是情分。”
我用笔在二姨和张奶奶的名字上打了勾。
“至于其他人……”我看着剩下的名字,包括大舅一家和那几个老同事,“可以简化,或者,干脆免了。”
“免了?”母亲惊呼,“那怎么行?见面多尴尬!”
“有什么尴尬的?”我反问,“他们给你送年礼了吗?”
母亲噎住了。
仔细回想,除了二姨等少数几家,清单上很多人,确实只是母亲单方面在送,对方很少回礼,或者回的东西价值相差甚远。
“礼尚往来。”我点出关键,“如果只是单向的付出,那就不叫人情,叫进贡。”
母亲看着本子,不说话了,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我趁热打铁:“妈,今年我们家的主题是‘精简’和‘提质’。减少不必要的送礼,把省下来的钱,要么给自己家买点真正需要的,要么,集中送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这样,我们轻松,收到礼物的人也能感受到更重的心意。”
这个提议,既照顾了她的“礼数”观,又赋予了新的、更利己的内涵。
母亲犹豫了很久,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拿过本子,用笔在好几个名字上划了重重的横线。
包括大舅苏桂芹一家,也包括刘阿姨。
划掉的时候,她的手有点抖,但眼神却比刚才坚定了一些。
“好!就按你说的办!”她像是给自己打气。
我笑了笑,知道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当对方主动上门时,对她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然而,我低估了“习惯”的力量,也高估了母亲短暂的决心。
几天后,母亲去买年货,回来时脸色不太自然,手里还拎着两盒包装精美的点心。
我一看那点心的包装,就知道不是我们家常买的牌子,价格不菲。
“妈,这点心是?”我问。
母亲眼神躲闪,支吾着说:“哦……路上碰见刘姐了,非塞给我的……说提前拜个年……”
我心中冷笑。
刘阿姨的动作可真快。
母亲拒绝了她“借”羽绒服,她这是改变策略,想用一点小恩小惠,来维系住母亲这个“优质人脉”,方便以后继续索取。
而母亲,显然又因为“收了礼”,而陷入了“人情债”的被动局面。
“你收了?”我看着那两盒点心,语气听不出喜怒。
“我……我不要,她非塞给我,推辞不掉……”母亲辩解着,但底气不足。
“然后呢?”我问,“你打算回什么礼?回多少价值的礼?”
母亲被我问住了,张着嘴,答不上来。
按照“礼尚往来”的规则,她收了礼,就必须回礼,而且回礼价值不能明显低于对方。
刘阿姨这招,看似大方,实则阴险。她用两盒点心,又绑架了母亲,很可能指望母亲回赠更贵重的年货或者……那件她心心念念的羽绒服。
“妈,你忘了她在商场是怎么想占你便宜的了?”我提醒她。
“我没忘……”母亲烦躁地摆摆手,“可这礼都收下了,还能退回去不成?”
“为什么不能?”我拿起那两盒点心,“走,妈,现在就去她家,把东西还了。”
母亲大惊失色:“你疯了!这多打人脸啊!”
“打脸?”我冷笑,“是她先不要脸地硬塞。我们光明正大地退回去,表明我们的态度,不欠她这份人情。这比勉强收下,然后心里憋屈,再被她不断索取,要强一百倍。”
我看着母亲的眼睛:“妈,你想清楚,是暂时打她的脸,还是以后长期被她恶心?”
母亲脸色变幻,内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面子,和未来的麻烦,哪个更重要?
最终,对麻烦的恐惧,似乎战胜了对面子的顾虑。
她咬了咬牙,像是赴刑场一样:“……好!去就去!”
我拎起点心,拉着母亲出了门。
刘阿姨家就在隔壁单元。
敲开门,刘阿姨看到我们,尤其是看到我手里拎着的点心,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马上堆起笑容:“兰芬,倩倩,快进来坐!”
“不了,刘阿姨。”我站在门口,直接把点心递过去,脸上带着礼貌而疏离的微笑,“您太客气了,但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提前拜年的心意我们领了,礼物请您拿回去。”
刘阿姨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她没接点心,而是看向母亲:“兰芬,这……这是怎么回事?一点心意而已……”
母亲紧张地搓着手,不敢看刘阿姨的眼睛,低着头说:“刘姐……孩子说得对……这礼我们不能收……你拿回去吧……”
刘阿姨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语气也冷了:“哟,这是瞧不上我这点东西了?”
“不是瞧不上。”我接口道,语气依旧平静,“是原则问题。我们家今年开始,不收非至亲好友的年礼,也不送。免得大家麻烦。所以,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我的话,清晰地把我们划在了“非至亲好友”的范畴。
刘阿姨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尴尬、恼怒、还有被看穿心思的羞愤,交织在一起。
她一把夺过点心,冷哼一声:“行!你们清高!我还不稀罕呢!”
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巨大的声响在楼道里回荡。
母亲被吓得一哆嗦,脸色发白。
我挽住她的胳膊,感觉她在微微发抖。
“走吧,妈,回家了。”
回到家,母亲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话,显然还没从刚才的冲突中缓过来。
“她……她肯定生气了……”母亲喃喃道。
“生气就生气呗。”我无所谓地说,“她生气,是因为她的算计落空了。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个算计我们的人高不高兴而担心?”
母亲抬起头,看着我,眼神复杂:“倩倩,你……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厉害?
我心中苦笑。
这不过是无数次失望和伤害后,被迫长出的铠甲罢了。
“妈,”我坐在她身边,语气缓和下来,“我不是变得厉害,我只是想通了一个道理:做人,善良要有底线,付出要看对象。否则,你的善良就是软弱,你的付出就是愚蠢。”
“我们不去害人,但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远离那些只想消耗我们的人。”
母亲沉默了许久,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
“也许……你是对的。”
这次“退礼”事件,像一剂猛药,让母亲真切地体会到了“撕破脸”的后果——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反而有一种甩掉包袱的轻松。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似乎真的开始践行“精简”原则。
她不再像往年那样,为送礼的事焦头烂额。
家里准备的年货,都是我们自己喜欢吃的。
给二姨和张奶奶的礼物,也准备得格外用心。
至于苏桂芹那边,母亲甚至没有打电话拜年,只是发了一条不痛不痒的群发短信。
苏桂芹也没有回复。
某种默契的隔阂,已经形成。
除夕夜,我和母亲两个人,做了几道菜,看着春晚。
家里很安静,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平静。
母亲喝了一点酒,脸上带着红晕,看着窗外零星的烟花,忽然说:“今年这个年,过得挺清净。”
我给她夹了块鱼:“清净不好吗?”
母亲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些释然:“好,挺好的。”
吃过年夜饭,母亲拿出两个红包,递给我一个:“倩倩,新年快乐。”
我接过红包,厚度意外地实在。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崭新的钞票,足足五千块。
我惊讶地看着她。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往年钱都散在送礼上了,今年省了不少。这钱你拿着,自己买点喜欢的。妈……妈以后学着,多心疼心疼自己,也心疼心疼你。”
我看着手里的红包,又看看母亲似乎轻松了不少的眉眼,心中百感交集。
报复的快感,似乎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强烈。
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说不清是欣慰还是酸楚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我原本计划,要让她众叛亲离,要让她痛苦。
可现在,看着她因为摆脱了某些负累而略显轻松的样子,我忽然觉得,让她清醒地、为自己而活,或许是比让她痛苦更好的“报复”。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有些账,还是要算。
比如,那个导致我考研失败的根源——那份被母亲送人的复习资料。
董莉莉那边,我已经让她失去了一个工作机会。
但那份资料的心结,还在我和母亲之间。
我需要一个机会,彻底解开这个结,或者说,利用这个结,给母亲最后一击。
让她真正为她过去的“愚蠢”付出代价。
而这个机会,随着春天来临,悄然临近。
我听说,董莉莉在屡次求职失败后,决定再次考研,并且报了名。
这一次,没有我的资料,她还能那么“幸运”吗?
而我,或许可以让她,和她那喜欢占便宜的母亲,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窗外,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旧的一年,带着所有的委屈和怨恨,即将过去。
新的一年,将会更加“精彩”。
我端起茶杯,对母亲说:“妈,新年快乐。”
母亲也端起杯子,脸上带着微醺的笑意:“新年快乐,倩倩。”
杯子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像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像另一个阶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