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别装了,你孩子都要生了》小说简介
叫做《世子爷别装了,你孩子都要生了》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马铃薯好吃嘛”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赵珩侯府,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倒像是他会选的样式,”清辞拨弄着珠坠,耳尖微红,“那日比箭输了,他说要送我件‘能镇住场子’的首饰。”晚晴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忽然想起赵珩曾为她摘过御花园的桃花,虽不及金步摇贵重,却也是他笨拙的心意。纳征:厚礼明志纳征(又称“纳币”)是六礼中最盛大的一环。萧策依古制“聘礼三十物”备礼,队伍从萧府排到镇...
《世子爷别装了,你孩子都要生了》 第43章 免费试读
第43章
赵珩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他盼这日许久了,自然事事周全。” 他指尖划过她腕间的银丝镯,那是当年她刚扶正时,他寻遍京城银匠打的,刻着两人的名字,“等忙完这桩事,我带你去江南走走,就我们俩。” 晚晴心头一暖,抬头时,正撞上他含笑的眼。
问名与纳吉:卜辞定缘
问名之日,萧府派来的媒婆捧着红帖,恭敬地请沈府写下沈清辞的生辰八字。
沈毅取来女儿的庚帖,只见上面写着“沈氏清辞,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字迹娟秀,竟是清辞亲笔。
帖子送入萧府后,萧策亲自带着庚帖去了太庙,请钦天监博士合婚。
博士依《三命通会》排盘,得“上上婚”之卦,称“乾坤定矣,匹配相得”。纳吉之日,萧策将卦辞誊抄于红笺,连同一支金步摇(取“步步生莲”之意)送入沈府,算是定下这门亲事。
沈清辞收到金步摇时,正在与晚晴试穿新衣。
那步摇簪头是只展翅金凤,坠着三枚珍珠,按《唐六典》中“命妇首饰之制”所制,恰合她未来的身份。
“倒像是他会选的样式,”清辞拨弄着珠坠,耳尖微红,“那日比箭输了,他说要送我件‘能镇住场子’的首饰。” 晚晴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忽然想起赵珩曾为她摘过御花园的桃花,虽不及金步摇贵重,却也是他笨拙的心意。
纳征:厚礼明志
纳征(又称“纳币”)是六礼中最盛大的一环。萧策依古制“聘礼三十物”备礼,队伍从萧府排到镇国公府,绵延半里地。打头的是八抬大轿般的礼箱,第一箱盛着“玄纁束帛”(这次增至十二匹,取“十二地支”周而复始之意),第二箱是黄金百两,第三箱是白银千两,往后是绸缎百匹、锦被十二床、龙凤喜帐一挂……最惹眼的是抬在后头的“五金”: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金钗,皆按《东京梦华录》中“士庶婚仪”的规格打造,金光闪闪映红了半条街。
镇国公府大开中门,沈毅率族人迎于阶下。
萧策亲自捧着聘书上前,那聘书用洒金红笺书写,上款写“伏以乾坤定序,夫妇为人伦之始”,下款署“婿萧策顿首百拜”,字字端庄,是请了翰林院学士亲笔所书。沈毅接过聘书,展开细看时,沈清辞的母亲周氏已引着女眷们迎出,见礼箱中还有两架紫檀木梳妆台,上面嵌着西洋镜,忍不住笑道:“将军倒知清辞爱这些新鲜物。”
晚晴站在赵珩身侧,看着萧策与沈毅行交拜礼,忽然被他悄悄塞了块暖玉在手心。“冷不冷?”他低声问,气息拂过耳畔。晚晴摇摇头,指尖摩挲着玉上的鸳鸯纹——那是去年生辰,他寻玉雕名家雕的,说“愿作鸳鸯不羡仙”。
此刻看着眼前的盛大聘礼,倒觉得不及他这一句低语暖心。
请期:吉日待嫁
请期之日,萧策将钦天监选定的婚期写入红帖,亲自送到沈府。
帖上除了婚期,还详细写了“亲迎”的时辰、路线,连“过门槛时需踏红毡跨火盆用桑柴”都一一注明,细致得让沈清辞忍不住笑:“倒像在排兵布阵。”
萧策挠挠头,绯红官袍的领口微敞:“军中习惯了,凡事都得有章程。”
他见四下无人,从袖中摸出支小巧的牛角短笛,正是那日在侯府吹过的,“这个给你,婚期前若想我了……就吹声笛。”
沈清辞接过短笛,银灰劲装的袖口掩住泛红的脸:“谁想你。” 转身时,却将短笛紧紧攥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