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助他肃清朝堂,与他共掌江山》,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苏冉苏冉,作者“晏慈”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真相大白,方能还后宫清净,匡正宫规、整肃朝仪。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只知查案,不问其他”的立场,又将最终的决定权交还给了皇帝,顺便还拍了个不显山露水的马屁。朱珩听了,眼中的凝重稍减,却依旧没有松口。他看着沈清弦,像是在权衡着什么...
《助他肃清朝堂,与他共掌江山》 第34章 免费试读
“同时,”沈清弦语气平缓,“可暗中查访那名宫女的家人。若她真是被诬陷,家中或许会收到封口费或威胁信。若真是她偷窃,家中必有来历不明的钱财。”
这番见解条理清晰,手段老辣,完全不像一个深宫妇人能想到的。
暖阁内一时寂静,只闻地龙炭火轻微的噼啪声。
许久,朱珩才缓缓开口,“你可知,若按此法去查,可能会查到什么不该查的人?”
沈清弦心里忍不住腹诽:有意思吗?反复试探有什么意义!老娘的命都在你手里捏着,要让我查案,直说不就得了,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弯弯绕绕上。也难怪社会发展缓慢,掌权者总把心思放在猜忌上,哪有精力去管百姓疾苦。
她重新跪倒在地,声音清晰而坚定,“罪妾只知,陛下圣明烛照,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真相大白,方能还后宫清净,匡正宫规、整肃朝仪。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只知查案,不问其他”的立场,又将最终的决定权交还给了皇帝,顺便还拍了个不显山露水的马屁。
朱珩听了,眼中的凝重稍减,却依旧没有松口。
他看着沈清弦,像是在权衡着什么。忽然,他话锋一转,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
“若查到最后,发现幕后主使身份尊贵,甚至与皇室有关,朕该如何处置?”
沈清弦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她瞬间明白,这不仅是在问她,更是在问朱珩自己。
他或许早已猜到幕后之人是谁,只是碍于身份,迟迟下不了决心。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波澜,声音依旧平稳,“《大明律》有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天下人都认可的法理,也是陛下治国的根本。然陛下乃天下之主,九五之尊,如何裁决,自有圣断,非罪妾所能置喙。罪妾只知道,天子无私事,后宫之事看似琐碎,却往往与前朝紧密相连,若后宫有人仗着身份胡作非为而不受惩处,前朝的臣子或许会效仿,长此以往,恐会动摇国本。”
这句话,既认同了法理的公正,又维护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还巧妙地暗示了此案的严重性,可谓恰到好处。
朱珩久久没有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暖阁里格外清晰。
朱珩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御案,带起一阵微风,拂动了案上的奏折。
他缓缓走到沈清弦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沈清弦。
身形高大的朱珩,身上的龙袍绣着五爪金龙,在暖阁的光线下泛着暗金色的光泽,压迫感十足。
“朕给你一个机会。”他的声音带着威严,“三日内,你若能查出金钗的真正来历,找到幕后主使的证据,朕便许你一个恩典。
沈清弦猛地抬头,撞进皇帝深不见底的眼眸中。
她清楚,这是一个她无法拒绝的机会。若能成功还好,可若是失败……
沈清弦深吸一口气不再想下去,将所有的犹豫和不安都压在心底,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罪妾……领旨。”
皇帝给予的三日期限,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沈清弦回到冷宫时,夜幕已然低垂。
锦书焦急地迎上来,红着眼睛仔细打量着沈清弦,“娘娘,陛下没对娘娘怎样吧,”
“没事,你不必担心。”沈清弦拿起桌上粗陶大碗猛灌几口,“渴死我了。连口水都没给喝,真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