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拂讲坛》是作者“翕道”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林砚赵磊,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林砚的眼泪落在“趴在他背上”那行字上,晕开了墨迹。他慌忙用指腹去擦,却想起当年送陈冬上学的那个早上——他五点就从宿舍出发,自行车胎在结冰的路上滑了一下,裤脚沾了泥,他怕陈冬看见,特意在路边蹭了蹭,却还是被孩子发现了。当时陈冬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帮他拍裤脚,说“林老师,我以后长大了,也骑车送你”。“现在...
《山风拂讲坛》 第36章 免费试读
“张老师也让我给你带了东西。”赵磊说着从文件夹里拿出个布包,里面装着罐蜂蜜,瓶身贴着张纸条,是张老师的字迹:“小林,望溪的槐花蜜,泡水养嗓子。张老师说,你当年在望溪总熬夜改作业,现在核账也别熬太晚。他还把你教过的语文课本收在抽屉里,说等陈冬上五年级,让他接着用,课本上你的批注,刚好能帮孩子复习。”
刘副校长这时停下算盘,把老花镜推到鼻尖,凑过来看成绩单。他的手指在“像林老师一样”那行字上轻轻点着,指甲盖磨得发亮——是常年拨算盘磨的。“这孩子的字,跟你当年教的一样工整。”他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皮盒,打开时发出“咔哒”一声,里面放着半截红粉笔,粉笔头还留着被攥过的痕迹,“赵磊上次来就把这个带来了,说陈冬总摩挲着它写作业,说像握着你的手。这是你当年落在望溪教室的,黑板槽里捡的。”
林砚拿起那半截红粉笔,指尖蹭过粗糙的粉笔灰,忽然想起当年在望溪,他用这截粉笔教陈冬写“梦想”两个字,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就像粉笔要写出字才有用”。当时陈冬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笑着说“我的梦想,是让你们都能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
“我有空一定回望溪看看。”林砚的声音有些哽咽,把成绩单小心翼翼地夹在《财务制度》里,特意放在上次陈冬送的土房画旁边——画里的烟囱冒着烟,成绩单上的“家”字刚好对着烟囱,像陈冬在作文里写的“有林老师的地方,就是家”。他又把那半截红粉笔放在教案的扉页,旁边是苏敏画的小太阳,粉笔灰落在太阳的光芒上,像撒了层金粉。
赵磊走时,林砚把他送到校门口。春风吹着赵磊运动服上的纸花,花瓣轻轻晃着,像在挥手。“替我跟孩子们说,我很快就回去。”林砚拍了拍赵磊的肩膀,看见他自行车后座绑着个小书包,里面装着望溪孩子的作业,“路上慢点,注意安全。”
回到财务室,林砚坐在椅子上,手里握着那罐糖,指尖摩挲着玻璃罐的纹路。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糖罐上,落在《财务制度》里的成绩单上,落在那半截红粉笔上。他想起在望溪教学点的日子:想起陈冬躲在门后攥着布娃娃的样子,想起元旦联欢会上孩子画的那幅“林老师和我们”,想起每天放学时,一群小脑袋挤在自行车旁,吵着要坐“林老师的小凳子”。
原来那些他以为早已过去的日常,都被孩子们悄悄记在了心里;原来他在讲台上的每一个蹲身、每一次牵手、每一趟护送,都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这颗种子已经发芽,长成了陈冬作文里的“想当林老师一样的人”,长成了望溪田埂上,那个蹲下来教小丫头写“家”字的小小身影。
那天晚上,林砚回到宿舍,从枕头下翻出日记本。本子的页脚沾着点蜂蜜渍——是早上冲张老师带的蜂蜜水时洒的,甜意还留在纸页上。他拿起笔,在新的一页写道:
“今天赵磊来看我,带来了陈冬的成绩单和作文。读作文时,眼泪落在‘趴在林老师背上’那行字上,晕开了墨迹,像当年陈冬的眼泪落在我手背上一样。那半截红粉笔还留着当年的温度,陈冬攒的糖罐里,每颗糖都裹着想念——原来教书从来不是为了成绩单上的数字,而是为了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会发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