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递牛奶的她,我等了二十年》内容精彩,“大大世界小小的梦”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林舟王浩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教室里递牛奶的她,我等了二十年》内容概括:最受欢迎的是“盲盒福袋”,29元随机发三件商品,拆开时的惊喜感让女生们排起长队,一上午就清空了两箱库存。林舟正在核对新到的保温杯,闻言翻出展销会的销售报表:“更重要的是收集了300多个微信号。”他让代理引导学生扫码进群,每天在群里发“今日特惠”和穿搭小技巧,周末还搞“群内秒杀”,这种私域运营让复购率...
《教室里递牛奶的她,我等了二十年》 第42章 免费试读
九月的第一周,“青春优选” 的营销活动升级成 “每周主题周”。林舟在目录首页印上 “开学装备周秋日穿搭周” 的大字,配合主题推出限时折扣,比如周一到周三买文具满减,周四到周日买衣服送围巾,用新鲜感刺激复购。
“校园展销会太成功了!” 丁娅玲抱着记账本冲进办公室,展销会的海报还别在她的帆布包上。他们在三所高校的操场搭起蓝色帐篷,挂满了韩版卫衣和卡通袜子,中间摆着试穿镜和小桌子,代理们举着 “扫码进群抽免单” 的牌子吆喝。最受欢迎的是 “盲盒福袋”,29 元随机发三件商品,拆开时的惊喜感让女生们排起长队,一上午就清空了两箱库存。
林舟正在核对新到的保温杯,闻言翻出展销会的销售报表:“更重要的是收集了 300 多个微信号。” 他让代理引导学生扫码进群,每天在群里发 “今日特惠” 和穿搭小技巧,周末还搞 “群内秒杀”,这种私域运营让复购率提升了 40%,很多女生养成了每周看 “青春优选” 更新的习惯。
就在他们准备把业务扩展到第 10 所高校时,小张拿着一本陌生的目录闯了进来,封面是刺眼的黄色,印着 “校园优选” 四个大字。“林哥,他们抄我们!” 小张气得发抖,目录里的商品图甚至和 “青春优选” 的一模一样,连 “闺蜜拼单开学套餐” 的活动都如出一辙,“他们的代理说比我们便宜 5%,好多同学在问是不是我们家的分店。”
丁娅玲瞬间慌了神,手里的订单本差点掉在地上:“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降价反击?”
林舟却异常冷静,翻了几页就看出了破绽:“他们的商品图都是盗我们的,价格低但材质差。你看这款卫衣,我们用的是纯棉,他们标的是化纤。” 他立刻召集核心代理开会,推出 “品质保证卡”,承诺所有商品支持 7 天无理由退换,还在目录里加了 “正品对比图”,用细节戳穿模仿者的猫腻。
更狠的是他的差异化营销 —— 联合本地服装厂开发了 “校徽定制卫衣”,在衣服左胸绣上各高校的校徽,独家发售。“这才是我们的护城河。” 林舟在会上展示样品,灰色的卫衣上绣着蓝色的校徽,“模仿者能抄活动,但抄不了我们的独家资源。” 这款卫衣定价 69 元,比普通款贵 10 元,却因为独一无二的纪念意义,一周就卖出 500 多件,成了对抗模仿者的 “杀手锏”。
他们还升级了代理福利,推出 “销售之星” 奖励:每周销量前三的代理能免费获得一套新品,每月冠军还能参加 “选品会”,直接和供应商砍价。这种参与感让代理团队更稳定,很多人主动在朋友圈对比 “青春优选” 和模仿者的商品质量,成了最真诚的宣传员。
月底算账时,丁娅玲惊喜地发现,即使有模仿者分流,“青春优选” 的月销售额还是突破了 15 万元,净利润 4.8 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会员体系已经积累了 2000 多名老客户,很多人在群里自发维护 “青春优选”,看到有人问模仿者就主动解释 “品质不一样”。
九月末的夏海开始降温,“青春优选” 的营销重点转向 “秋日保暖” 主题。林舟从供应商那里拿到了一批库存围巾,质量很好但款式旧,他让丁娅玲设计成 “DIY 围巾套装”,送 5 种颜色的毛线球和教程,让女生可以自己绣图案,原本滞销的库存成了爆款,3 天卖出 30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