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交流群》小说简介
小说《食材交流群》,现已完本,主角是王实石军,由作者“失辞旧梦66”书写完成,文章简述:可他没干两天就不乐意了,嚷嚷着要去找什么新项目,说食堂有我一个人照看就行,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还是熟悉的套路,我出钱出人出力,带着他挣分成。和我预想的一样,档口的生意不错,不到三个月就开始盈利了,每天中午和晚上一到饭点,队伍都能排到门外去。来吃饭的学生太多,我逐渐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食材交流群》 第4章 免费试读
第4章
为了节约成本,我只能继续干老本行,亲自颠勺炒菜。
我本来打算让刘志军也来帮忙的,他干不了厨子,打个菜打个杂也行。
可他没干两天就不乐意了,嚷嚷着要去找什么新项目,说食堂有我一个人照看就行,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
还是熟悉的套路,我出钱出人出力,带着他挣分成。
和我预想的一样,档口的生意不错,不到三个月就开始盈利了,每天中午和晚上一到饭点,队伍都能排到门外去。
来吃饭的学生太多,我逐渐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光靠我一个人炒菜根本就供不上,不少学生都埋怨上菜太慢。
刘志军我是指望不上了,这家伙一天到晚神出鬼没见不到人,只有月底分提成的时候才会来找我,平时都是电话联系。
现在每天保底两千块的净利润,有时还更多,听说A大和C大要合并,学生人数要翻一倍,到时候生意会越来越好。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刘志军为了牟求暴利,突然提出要使用那些廉价食材。
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食堂大大小小几十个档口,有些只开了几个月就倒闭了,而我们的档口开了两年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
就是良心经营。
我从来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学生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虽然成本上升了,可也打下了口碑,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偶尔回到学校也会专门来我这吃一顿。
放眼整个A大的食堂,我们档口的规模不是最大的,但绝对是赚钱最多的,靠的就是以量取胜。
除去所有的开销,一天两千的净利润,一个月也有六万,刘志军什么都不做每月也能拿到三万的分成,就跟白捡的一样。
可即使这样他还不满足,还想着要更多。
甚至在我明确拒绝他使用那些来源不明的食材后,他竟然一点情面都不讲就把我踢了出去。
他哪来的底气?
很简单,当初开档口的时候,刘志军自告奋勇去办的营业执照,法人写的是他的名字。
也就是说这个档口从法律上来讲,是属于刘志军的。
当初我没想这么多,反正两人合伙,写谁的名字都一样。
现在看来,刘志军早就留了一手防着我。
如果我要听他的,那就继续干活赚黑心钱。
我要是不听他的,他随时可以用这个理由把我踹开。
十几年的交情,我一直把他当朋友,他却在这种时候背刺了我一刀。
伤心和愤怒之后,我还是冷静了下来,选择接受这个事实。
我虽然老实,但还不屑于去做这种事。
既然他已经撕破了脸,那我再留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反正这两年投入的成本早就收回来了,还赚了不少。
我决定在A大重新承包一个档口,光明正大地和刘志军竞争,堂堂正正打败他。
得知我和刘志军散伙后,一直给我打下手的吴超选择跟我一起离开。
他的原话是跟着我做事更放心,刘志军那种人手高眼低,只会钻营取巧,到头来肯定会害人害己。
半个月后我自己的档口正式营业,和刘志军间隔不到二十米。
我的档口还是延续了之前的样子,川菜为主,家常菜为辅。
新档口开业都有个适应期,需要学生之间口口相传才能引来客源。
我也一样,刚营业的时候每天也就百八十个学生来吃饭。
反倒是刘志军那边,因为已经积累了两年的名气,火热依旧,每天都是拍着大长队打饭的学生。
把我挤走以后,刘志军亲自来档口坐镇了,炒菜的厨师也是他特地从外边挖来的,听说每个月给人家开一万块钱。
看来刘志军已经开始用上那个群里的食材了,否则他不可能这么大方给人家开这么高的工资。
刘志军得知我重新盘了个档口,心里很不爽。
毕竟合伙这么多年,我的手艺他是清楚的。
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的档口火起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他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只是把我挤出了档口,这个食堂他说了不算。
我交了承包费,他就算再不高兴也得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