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林晚星金吾卫,文章原创作者为“学医的小慧啊”,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郑修翻着笔记,指尖轻轻摩挲着“温和化癥”四个字,突然叹了口气:“是我固执了。医道的根本是救人,不是守着猛药不放。”他抬头看向林晚星,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敌意,多了几分敬佩,“你这笔记,可否借我带回太医署,让更多人看看?”刘氏康复后,王二夫妇特意送来一筐新鲜的海藻和一匹粗布——海藻是他们托登州的船商捎来...
《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 第35章 免费试读
第二天清晨,医馆门口摆着一篮新鲜的海带和一张字条:“多谢林大夫救我,这海带是登州船商送的,您留着用 —— 刘氏”。林晚星拿起一根海带,闻着淡淡的海水味,突然觉得所有的争执和刁难都值得。郑修不知何时站在巷口,手里捧着林晚星借给他的笔记,正认真地翻看着,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竟少了几分之前的威严,多了几分对医道的敬畏。
孙仲文走过来说:“郑大人说,想把你的笔记抄下来,发给太医署的医官们学习。” 林晚星抬头看向巷口的阳光,心里突然充满了希望 —— 她知道,自己在长安的医道之路,不再是孤单一人,有百姓的信任,有李恪的守护,有李炎的暗助,还有孙仲文这样的同行者,他们正一起,为盛唐的医道,开辟一条新的路。
西市的晨鼓声刚过三遍,医馆门口就传来急促的呼喊。王虎被两个工友架着冲进来,左腿裤管浸透暗红脓血,伤口处的腐肉泛着灰黑,连空气里都飘着腥臭 —— 是前日劈柴时被斧头砍伤,按郎中说的敷了 “腐肉膏”,非但没好,反倒肿得连靴子都穿不上,夜里还发起高热。
“林大夫!我这腿是不是要废了?” 王虎疼得额头冒汗,声音发颤。林晚星蹲下身剪开他的裤管,心猛地一沉:伤口深及肌层,边缘的腐肉已蔓延到周围好肉,按压时竟能挤出黄绿色脓水,再拖半日怕是要引发败血症。“得把腐肉清掉,不然这腿保不住。” 她转身去药柜翻找,“小豆子,烧两锅开水,一锅煮艾草和黄连,一锅泡麻布和麻线!再把我磨的雄黄粉和当归粉拿来!”
雄黄粉能抑菌,当归粉可活血生肌,是她结合现代外科抗感染理念配的 “外伤散”;而艾草黄连水煮沸后,正是天然的消毒洗剂。林晚星用银簪挑出一块腐肉,王虎疼得闷哼一声,却咬牙没动:“林大夫你尽管弄!我信你,总比截肢强!” 旁边的工友急了:“可郎中说‘腐肉膏’能让坏肉自己烂掉,清掉会不会伤了好肉?”
“再烂下去,连骨头都要蚀穿!” 林晚星一边用煮沸的艾草水冲洗伤口,一边解释,“腐肉就像烂掉的果子,不剜掉会把好果肉也带坏。我清完腐肉敷上药,再用麻线把伤口对齐,好得更快。” 她刚拿出用烈酒煮过的麻线,院门外就传来冷哼声。
“简直胡闹!外伤当用‘腐肉膏’托毒,哪有拿刀剜肉的道理?” 穿墨色官服的韦医官带着两名医工闯进来,手里举着个黑釉瓷罐,“这是太医署秘制的‘玄参腐肉膏’,敷上三日腐肉自溃,你这野路子只会害人!” 韦医官是太医署 “外科古法派” 的核心,最信奉 “腐肉不溃则毒不出”,听说林晚星总用 “怪法” 治伤,特意带着秘制膏剂来 “正名”。
王虎的工友被唬住,上前就要接瓷罐:“韦医官是太医署的大人,他的药肯定管用!” 王虎却猛地推开:“我不敷!林大夫救过我的命,她不会害我!” 韦医官脸色一沉,指着伤口厉声:“你可知‘腐肉自溃’是《刘涓子鬼遗方》里的古法?她一个民间女子,懂什么外科!”
“韦大人怕是忘了《鬼遗方》里还有‘脓成则剪’的记载?” 孙仲文捧着一卷竹简从外走来,脸上带着笃定。他走到韦医官面前,翻开竹简上的 “金疮篇”:“您看这页,‘凡金疮深者,先清腐肉,再敷生肌药’,王虎的伤口已化脓,再用腐肉膏只会把脓堵在里面,哪来的‘自溃’?” 韦医官愣住 —— 这正是他年轻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典籍,如今竟被自己的后辈用来说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