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咖“枕书听竹”大大的完结小说《冲喜之状元夫君把我当掌中宝》,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现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叶念汐叶青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李秀才心里像压着块浸了水的石头,沉得喘不过气。他还记得父亲攥着夫子那句“此子可造”时,眼里亮得像藏了星子,转头就把准备给大哥添农具的钱,换成了他要的《论语集注》。那时家里虽不富裕,灶上总有冒着热气的杂粮粥,母亲纳鞋底时哼的小调,能把冬夜的寒都烘暖几分。可自打大哥娶了亲,添了侄儿,家里的米缸就见了底...
《冲喜之状元夫君把我当掌中宝》 第41章 免费试读
李秀才家里条件贫苦,因供他读书卖田卖地。前几年家里条件还行夫子也夸他是此子可造,他父亲听了很高兴鼓足劲供他。
谁知乡试时他落榜了,本就对他有意见的大嫂趁着这个机会就闹了起来要分家。
李秀才也知道是自己拖累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
李秀才心里像压着块浸了水的石头,沉得喘不过气。
他还记得父亲攥着夫子那句“此子可造”时,眼里亮得像藏了星子,转头就把准备给大哥添农具的钱,换成了他要的《论语集注》。那时家里虽不富裕,灶上总有冒着热气的杂粮粥,母亲纳鞋底时哼的小调,能把冬夜的寒都烘暖几分。
可自打大哥娶了亲,添了侄儿,家里的米缸就见了底。他每回从学堂回来,都能撞见大嫂对着空簸箕唉声叹气,大哥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眉头拧成个疙瘩。父亲开始在夜里咳得厉害,却总瞒着他,只说“老毛病,不碍事”。直到那天,他亲眼见着父亲红着眼圈,把祖上传下来的两亩水田给了邻村地主,换回来的银子,一多半塞进了他的书箱——那是给他凑的乡试盘缠。
他攥着那包沉甸甸的银子,指尖都在抖。夜里读书,窗外传来侄儿饿得直哭的声音,大嫂压低了嗓子抱怨“填不满的窟窿”,他手里的笔就再也落不下去。他暗自发誓,定要考个功名回来,把卖掉的田赎回来,让一家人过几天好日子。
可乡试放榜那天,红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从头找到尾,就是没有他“李修文”三个字。
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说句“对不起”,大嫂就掀了桌子,摔碎的粗瓷碗碴子溅到脚边,像扎进心里的刺。“考不上还占着口粮!卖田的钱够买多少米?够侄儿吃几年?”大嫂的话像冰雹,砸得他抬不起头。
父亲蹲在灶门口,烟锅子敲得邦邦响,半晌才闷出一句:“分吧。”母亲背过身去抹泪,大哥张了张嘴,终究只化作一声长叹。
李秀才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收拾了那捆磨得起毛边的书卷。他知道,这不是大嫂一个人的怨,是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的苦,是田地里长不出的指望,是烟火人间里最实在的难处。
走出家门时,他回头望了眼那间炊烟袅袅的土屋,喉结滚了滚,终究还是转身迈开了步。脚下的路坑坑洼洼,像他此刻的人生,可他攥紧了手里的书卷——那是全家人用血汗换来的念想,哪怕只剩他一个人,也得把这条路走下去。
窗台上的积雪还没化透,李秀才正对着破砚台发呆,忽听见门口有孩童喊:“李先生,有你的信!”
展开那方带着油墨香的信纸,陆子奇的字迹跃然纸上——“村西学堂已立,知兄困顿,特备束脩月钱二两银子,管吃住,盼兄来此,为乡中稚子开蒙。”
李秀才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颤。二两银子,够他攒下大半备考,管吃住更是解了燃眉之急。可笔尖划过“困顿”二字,他喉间又发紧。自分家后,他寄居在山神庙旁的破屋里,靠帮人抄书换些糙米,夜里冻得缩成一团时,总想起家里那口虽薄却暖的粥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