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旭陈根生为主角的现代言情《沸腾年代1980》,是由网文大神“叙白飞”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他拿出准备好的钢钎和扳手,对准泵壳的缝隙,用力撬动。锈死的螺丝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震得他虎口发麻。汗水很快浸湿了内衣,冷风一吹,冰凉。但他咬紧牙关,一下,两下……全神贯注...
《沸腾年代1980》 第34章 免费试读
夜里,陈旭再次检查空间。剩下的铜线和零件还很多,但他不打算急着出手。频繁变现风险太大,必须细水长流。他计划着,下次去县城,找刘采购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顺便打听一下黑市金属的具体行情。
然而,还没等他再次行动,暗流已经涌动。
第二天下午,陈旭正在自留地里翻土,狗剩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旭哥!不好了!张老夯……张老夯在村口跟人吹牛,说……说看见你昨天从上河峪回来,兜里揣着钱!还说你鬼鬼祟祟的,肯定没干好事!”
陈旭心里一凛!张老夯这条疯狗,鼻子真灵!虽然他去上河峪已经很小心,但还是被盯上了。
“他还说什么了?”陈旭沉声问。
“他说……说要盯着你,早晚抓住你的把柄!”狗剩一脸害怕。
陈旭眼神冷了下来。张老夯这是不把他整垮不罢休啊。有了空间的帮助,他行事确实可以更隐蔽,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张老夯这种地头蛇的持续骚扰,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
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张老夯这个麻烦! 硬碰硬不行,得用计。
一个计划的雏形,开始在陈旭脑中形成。张老夯不是喜欢盯梢吗?不是想抓把柄吗?那就给他一个“把柄”!
接下来的几天,陈旭表现得异常“安分”。每天不是在家干活,就是去自留地,偶尔上山砍柴,丝毫不见异常。他甚至故意在张老夯能看见的地方,摆弄一些从河边捡来的、根本不值钱的破瓦罐和烂铁皮,一副穷极无聊、只能捡点破烂换盐钱的样子。
张老夯果然上当,看到陈旭这副“窝囊”样,得意之余,也放松了警惕,认为陈旭上次去上河峪可能真是偶然,或者没捞到什么油水。
就在张老夯警惕性降低的时候,陈旭开始行动了。
这天深夜,万籁俱寂。陈旭悄无声息地溜出家门,像影子一样摸到张老夯家院外。张老夯家是独门独院,墙不高。陈旭确认四周无人,意念一动,从空间里取出一小包东西——那是他前几天从老农机站垃圾堆里翻捡出来的、几颗锈迹斑斑的、早已失效的旧步枪子弹壳。这东西本身没什么危险性,但在这个年代,出现在私人手里,就是天大的事!
他深吸一口气,用巧劲将这几颗弹壳扔进了张老夯家院墙内的柴火垛缝隙里。动作干净利落,神不知鬼不觉。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撤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第二天一早,陈旭像没事人一样起床干活。中午时分,村里突然炸开了锅!
公社的武装民兵和派出所的民警突然进村,直接包围了张老夯家!带队的是公社武装部的赵部长,脸色铁青。
“张老夯!有人举报你私藏军火!给我搜!”
张老夯当时正在家睡午觉,被这阵势吓得魂飞魄散,瘫坐在地上语无伦次:“没有啊!领导!冤枉啊!我哪有那个胆子……”
民兵们可不管他喊冤,立刻进屋搜查。很快,一个民兵就在柴火垛里搜出了那几颗锈弹壳!
“报告部长!在柴火垛发现子弹壳!”
证据“确凿”!张老夯面如死灰,百口莫辩!私藏子弹壳,这罪名可大可小,但在严打的形势下,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最终,张老夯被民兵强行带走,等待进一步调查。村里人议论纷纷,有说他胆大包天的,也有暗中叫好的。张老夯平日里横行乡里,得罪的人不少,这次栽了跟头,没几个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