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最懒逍遥王》,是作者大大“枯涩冬枣”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九郎陈默。小说精彩内容概述: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虽然未能完全消除打压,但极大地缓解了商盟面临的压力,稳住了阵脚。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王氏的降价倾销。这才是真正的资本绞杀,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殿下,王家这是不惜血本也要拖垮我们啊!”林振看着对手那低得离谱的售价,眉头紧锁,“我们的成本虽然比他们低,但也经不起长期的价格战...
《贞观最懒逍遥王》 第43章 免费试读
宴会开始,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酒过三巡,李泰拍了拍手,笑道:“诸位,今日之会,名为品珍,岂可无珍品?本王近日偶得几位西域友人,携来些许异域奇物,与诸位共赏。”
话音刚落,只见几名胡商打扮、高鼻深目的人,在仆从的引领下,捧着几个覆盖着锦缎的托盘走了上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第一件宝物揭开,是一尊通体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琉璃马!其纯净度和造型之美,远超这个时代中原所能见到的任何琉璃制品,顿时引来一片惊叹。
“此乃大食国顶级匠人所制水晶琉璃,价值连城!”胡商操着生硬的官话介绍道。
李泰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李逍。
李逍心中却是波澜不惊。琉璃?他系统商城里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就能搞定土法烧制玻璃,这玩意儿唬唬别人还行,对他毫无吸引力。
第二件宝物是一颗鸡蛋大小、熠熠生辉的夜明珠,在略显昏暗的大厅中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又引起一阵骚动。
李逍依旧淡定。
直到第三件宝物揭开,李逍的眼神才微微一动。
那并非什么华丽的珠宝,而是一小袋种子,以及几块黑褐色的、不起眼的块茎。
胡商介绍道:“此物名曰‘天堂麦’,据说亩产极高,耐旱耐瘠;此块茎名曰‘地果’,生于地下,富含淀粉,可充饥粮。此二者,乃我穿越大漠戈壁,从极西之地带回!”
高产作物?!李逍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重宝”!如果这胡商所言非虚,那这两种作物对于大唐农业的意义,将远超之前的任何改良!
李泰一直在暗中观察李逍,见他终于对宝物产生了兴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开口道:“九弟,听闻你于农事一道颇有研究,依你看,这两种西域名产,于我大唐水土如何?”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逍身上。
李逍知道,考较来了。李泰这是要当着众人的面,试试他的成色。
他起身,走到托盘前,仔细看了看那些种子和块茎(后者很像早期的土豆或红薯变种),心中快速与系统知识库比对。片刻后,他抬起头,面向众人,朗声道:
“四哥垂询,弟便姑妄言之。这两种作物,若真如这位西域朋友所言,确乃利国利民之神物!‘天堂麦’若推广,可活人无数;‘地果’若能适应我朝水土,更是荒年救饥之宝!”
他先肯定了其价值,随即话锋一转:“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西域与大唐,水土、气候迥异。此二物是否真能适应,产量是否如其所说,仍需谨慎引种,小范围试种观察数年,确认无害且有效后,方可逐步推广。若盲目引入,恐非福也。”
他这番话,既展现了见识,又不乏谨慎,合情合理,让那些原本想看笑话的大儒也不禁微微颔首。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李逍如此沉稳,笑道:“九弟果然见识不凡,思虑周全。为兄受教了。”他看似接受了李逍的说法,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品珍继续进行,又有几件西域珍宝呈上,如华丽的波斯地毯、锋利的大马士革钢刀等,皆引得满堂喝彩。
李泰似乎兴致很高,频频举杯。酒酣耳热之际,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李逍笑道:“九弟,为兄近日编纂《括地志》,于经济民生一卷,颇多困惑。听闻九弟旗下有‘逍遥银号’,经营存贷,此法新颖,不知其理何在?与民争利,还是于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