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喂夫君避子羹》小说简介
小说叫做《我喂夫君避子羹》,是作者“朝歌婉婉”写的小说,主角是崔展颜李鸳儿。本书精彩片段:不过旬日,一份详尽的“密报”便摆在了陶春彩面前。上面清晰地写着:李鸳儿生父早亡,母亲李氏携女改嫁屠户王老五;王老五酗酒赌博,家徒四壁,曾因欠下赌债险些卖女;李氏常年为人浆洗衣物,双手溃烂,弟妹面黄肌瘦,一家子挣扎在温饱线上,是街坊邻里都鄙夷的破落户……看着这份报告,陶春彩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她需...
《我喂夫君避子羹》 第31章 免费试读
第31章
陶春彩绝非坐以待毙之人。眼见李鸳儿的肚子一日日隆起,老夫人的关爱与日俱增,她心中的危机感已升至顶点。
明面上的刁难已不合时宜,她转而采取了更阴损、也更致命的手段——刨根问底,攻其软肋。
她动用了娘家陶家在京城的人脉和银钱,暗中派人前往李鸳儿的老家,以及她继父王老五常混迹的赌坊市井,细细打探李家那些见不得光的底细。
不过旬日,一份详尽的“密报”便摆在了陶春彩面前。
上面清晰地写着:李鸳儿生父早亡,母亲李氏携女改嫁屠户王老五;王老五酗酒赌博,家徒四壁,曾因欠下赌债险些卖女;
李氏常年为人浆洗衣物,双手溃烂,弟妹面黄肌瘦,一家子挣扎在温饱线上,是街坊邻里都鄙夷的破落户……
看着这份报告,陶春彩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她需要的,就是这些!
这日,趁着给老夫人和二姨太请安的机会,陶春彩屏退左右,一脸忧戚地开口:“祖母,母亲,有些话,媳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能不禀报。”
老夫人正为即将添曾孙而心情愉悦,见她如此郑重,便道:“何事?但说无妨。”
“是关于……李鸳儿那丫鬟的娘家。”陶春彩斟酌着词句,既要点明要害,又不能显得自己过于刻薄,“媳妇听闻,她那娘家……实在是有些不堪。
生父早逝倒也罢了,那继父是个嗜赌如命的酒鬼,欠了一屁股债,名声极差。她母亲也只能靠浆洗勉强糊口,弟妹更是如同乞儿……这样的家风,这样的血脉根源……”
她顿了顿,观察着老夫人和二姨太逐渐凝重的神色,继续道:“媳妇并非容不下人,只是为我们崔家的子孙后代着想。
那孩子若出生,身上便流着一半那样卑贱晦气的血,将来若是被外人知晓其外家如此不堪,岂不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我们崔家清誉,也要蒙尘啊!”
二姨太闻言,眉头紧锁,她最重门第脸面,此刻已是心生不悦。
陶春彩见火候已到,终于抛出了她真正的目的:“依媳妇愚见,那李鸳儿若真能生下健康的孩子,自是功劳一件。
但为这孩子长远计,绝不能让那样出身的生母留在身边教养,免得沾染了不良习气。不若……去母留子!孩子一生下,便记在媳妇名下,由媳妇亲自抚养,视为嫡出。
如此,既全了孩子的身份前程,也保全了我们崔家的颜面。至于李鸳儿,给她一笔丰厚的银钱,打发得远远的,也算仁至义尽了。”
一番话,冠冕堂皇,字字句句都戳在老夫人和二姨太最在意的地方——家族声誉、子孙前程。
老夫人捻着佛珠的手停了下来,脸上没了笑意,眼神变得深沉锐利。她之前只顾着高兴有后,确实忽略了李鸳儿的出身问题。
经陶春彩这么一“提醒”,她才意识到,一个通房丫鬟的血脉,若处理不好,确实可能成为家族未来的污点。
“此事……容老身再想想。”老夫人没有立刻表态,但语气里的松动,已让陶春彩看到了希望。
雪上加霜——继父的勒索
就在李鸳儿隐约感觉到老夫人态度微妙的转变,心中警铃大作之时,一场更直接的羞辱,劈头盖脸地砸来。
她的继父,王老五,竟然找上门来了!
也不知他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听说了李鸳儿怀上崔家子嗣的消息,那沉寂已久的贪婪如同野火般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