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小说简介
小说叫做《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是“微微的薇”的小说。内容精选:”余令笑了笑:“等着,我去把衙役喊来,看看你们三个到底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我怎么感觉你们三个就是拍花子的。”余令说罢就走。在余令走后三个和尚明显有点乱了,当看着余令真的去找衙役,并且朝着自己这边指手画脚后更慌了...
《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第44章 免费试读
第44章
就在三人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余令已经来到三人面前,好奇的打量着三人那光亮的脑门。
“阿弥陀佛!”
“别阿弥陀佛了,一个戒疤都没有,说明你们不是高僧,修为肯定是没有,说吧,盯着我做啥呢?”
自己的老爹是信佛的,供桌上供奉着佛像。
老爹说,不是每个和尚都有戒疤,但有戒疤的和尚就很厉害。
因为戒疤的数量通常和他的修为有关。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学习,头顶上戒疤的数量也会增加,最高可达十二个。
如果有十二个戒疤的人,那就是“菩萨戒
老爹还说,如果头上有戒疤的和尚,人品是信得过的。
有十二个戒疤的人,那是可以托付全家性命的人。
三个人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子会懂这么多,其中一人笑道:
“我们是在为死去的人祈祷,来世不当可怜人。”
余令笑了笑:“等着,我去把衙役喊来,看看你们三个到底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
我怎么感觉你们三个就是拍花子的。”
余令说罢就走。
在余令走后三个和尚明显有点乱了,当看着余令真的去找衙役,并且朝着自己这边指手画脚后更慌了。
“散工的时候动手!”
“天没黑,不好动手!”
“那就制造点乱子,就说朝廷在余账房这里会发精米,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让人群乱一阵,多耗一点时间!”
(ps:戒疤是在宋朝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在明朝时期逐渐普及,烫戒疤的过程非常痛苦,一般人扛不住。)
余令本以为今日跟昨日一样可以早点回去。
可谁料到一散工乌泱泱的人群就把余令围的水泄不通。
全在那里问是不是可以领精米,是不是先到先得。
余令不知道这是从哪来的消息,大声的解释这是谣传。
在大明,精米精心挑选、去除了杂质和糙米部分的纯净稻米,颗粒都差不多一般大小。
那是五品官员的俸禄。
苏怀瑾说他都不能顿顿吃精米,余令在余家都没吃过。
现在这群人竟然相信可以领精米,这谣言怎么就会有人信。
可余令的一张嘴怎么说的过这么多嘴,嗓门都喊破了就是没有人信。
望着乌泱泱的人群,余令脑子里面突然蹦出来一句话。
可以相信百姓的力量,但不能相信百姓的智慧。
余令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些反王振臂一呼,百姓就跟着一起了,队伍会越来越庞大了。
肯定是有人给他画了一张超大的饼。
直到苏怀瑾等人拿着棒子走来,一群纨绔子弟蛮横的切割人群。
在棍棒的威慑下人群才不舍的散去。
人群散去后风声又起。
风声变成了谣言传着就变的有鼻子有眼。
成了某些人亲眼所见,成了他的某个远房亲戚昨日偷偷告诉他的。
谣言到最后变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到最后,所有人的口吻都变得一致起来。
精米是有的,不过是被这些账房给私吞了,被官员给贪了。
余令没想到,这做工都要结束了,自己成了一个贪精米的小人。
问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见到精米。
百姓们的怨气很大,领粮食也不积极了,对余令也不亲热了。
他们以为今日能领到精米的,谁知道还是糜子。
如意干活很卖力。
帮余令干活,他心里觉得非常的开心,他想证明,他并不是一个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