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精选小说推荐》小说简介
古代言情《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精选小说推荐》中的主人公是主角周易威武卫,编写本书的大神叫做“青瓷等烟雨”。更多精彩阅读:<p>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读者们被主角周易的魅力和成长所打动。已经连载至第174章 白象国最后的王牌,总字数已超过995577字,成为众多读者心目中的佳作,尤其适合追求穿越、历史、系统、小说的书友。</p><h3>书友评论</h3><p>详细的话可见,126章,抱歉,真的理解不了,无法理解,难以理解,喜欢看这个题材的,提前避个毒</p> <p>对啦,穿越也就你写的这么和谐了,其实我真的咯噔了一下,毕竟都有系统,人心异变,金手指本来就强,再加个穿越搞毛线啊?</p> <p>开头在第306章,后面注水严重。</p> <h3>章节推荐</h3><p>第264章 轮台灭</p> <p>第265章 楼兰降</p> <p>第266章 楼兰新城的规划</p> <p>第267章 劫营和反劫营</p> <p>第268章 举白旗投降</p> <h3>作品阅读</h3><br>而严松也趁机将自己和叶光明一众人彻彻底底的摘离开了。<br><br><br>免除赋税的皇榜内容还是由奸相严松亲自拟写的,二十一张印有皇帝印章免税一年的皇榜被传令官一一发往了雍州二十一县。<br><br>不过即便叶光明他们那些人瞒报了雍州大旱、饿殍遍地的消息,但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大陈国的官员。<br><br>虽然太师闻伯约一行人乘机安插了不少清官前往雍州主持大小政务,但在两方力量的博弈下,最后依旧让皇帝派出了一名御史手持金牌令箭前往雍州将叶光明一行人的死因给调查清楚。<br><br>与此同时,在平凉县中,周易又接到了一个令自己感到恶心的事情。<br><br>周易在县衙中办公之时接到了一封来自静安城的任令。<br><br>这封任职令原来是叶光明在嗝屁前就已经写好的。<br><br>雍州静安城有个叫刘达通的商人捐了十万两银子给叶光明,想要谋取一官半职。<br><br>在这雍州境内,只要是五品(含)官员以下,都是叶光明他亲自任命。<br><br>刘达通这银子送也倒是送了,但又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完全打通了关系。<br><br>只送了十万两银子,叶光明自然不会给刘达通什么好位置,于是便想到将此前平凉县县城被匈奴所破的罪责歪曲在周易的身上,并乘机将周易从平凉县县令位置上撸下去。<br><br>如此一来,即整治了目无尊相的探花郎周易,又解决了刘达通帽子问题。<br><br>而且叶光明认为,周易这个探花郎即便本事有天大,也恐怕没办法在短短的半年之中在平凉县搞出什么名堂。<br><br>到时候一纸任到后,除了周易只能灰溜溜的认栽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br><br>不错,周易是认命了,但这并不代表周易他能够任人宰割。<br><br>“你确定我如今被贬为了九品的文书?周易看过大腹便便的刘达通带来的委任书后戏谑的问道。<br><br>刘达通将大肚子用力的挺了挺,满脸志得意满的说道:“不错,本官正是这平凉县新上任的县令。<br><br>在来平凉县之前,这肥头大耳的胖子刘达通其实也听说过一年前平凉县遭遇了匈奴破城之变。<br><br>所以他来这里上任的时候是非常不乐意的。<br><br>但是没办法,现在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做生意又难做,他之所以拿出积攒多年赚来的银两贿赂叶光明,就是想找个可以盘剥的县城用尽各种办法搜刮一遍。<br><br>可没想到叶光明居然嫌他送的钱少了,最后将刘达通他发配到平凉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br><br>开始刘达通也以为平凉县这个地方肯定没有什么盘剥的价值,但是当刘达通看到了平凉县那比雍州首府静安城还要高的城墙时,他立马改变了自己对平凉县原有的印象。<br><br>能建造出如此高大厚重的城墙,想必花费不菲。<br><br>换句话来讲,这平凉县的百姓定然还能盘剥出不少的油水。<br><br>于是刘达通便带着自己的狗头军师——自己曾经的会计董惠,拿着那一份上任书大马金刀的跑到了平凉县的衙门里,将这一份上任书交给了周易。<br><br>周易原本就主张与民为善、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所以衙门都成了公共场所,能够允许老百姓随意进出,因此也没有人拦住刘达通还有他的狗头军师董惠一行家丁十余人。<br><br><p>小说《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p>
《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精选小说推荐》 第71章 免费试读
第71章
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读者们被主角周易的魅力和成长所打动。已经连载至第174章 白象国最后的王牌,总字数已超过995577字,成为众多读者心目中的佳作,尤其适合追求穿越、历史、系统、小说的书友。
书友评论
详细的话可见,126章,抱歉,真的理解不了,无法理解,难以理解,喜欢看这个题材的,提前避个毒
对啦,穿越也就你写的这么和谐了,其实我真的咯噔了一下,毕竟都有系统,人心异变,金手指本来就强,再加个穿越搞毛线啊?
开头在第306章,后面注水严重。
章节推荐
第264章 轮台灭
第265章 楼兰降
第266章 楼兰新城的规划
第267章 劫营和反劫营
第268章 举白旗投降
作品阅读
而严松也趁机将自己和叶光明一众人彻彻底底的摘离开了。
免除赋税的皇榜内容还是由奸相严松亲自拟写的,二十一张印有皇帝印章免税一年的皇榜被传令官一一发往了雍州二十一县。
不过即便叶光明他们那些人瞒报了雍州大旱、饿殍遍地的消息,但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大陈国的官员。
虽然太师闻伯约一行人乘机安插了不少清官前往雍州主持大小政务,但在两方力量的博弈下,最后依旧让皇帝派出了一名御史手持金牌令箭前往雍州将叶光明一行人的死因给调查清楚。
与此同时,在平凉县中,周易又接到了一个令自己感到恶心的事情。
周易在县衙中办公之时接到了一封来自静安城的任令。
这封任职令原来是叶光明在嗝屁前就已经写好的。
雍州静安城有个叫刘达通的商人捐了十万两银子给叶光明,想要谋取一官半职。
在这雍州境内,只要是五品(含)官员以下,都是叶光明他亲自任命。
刘达通这银子送也倒是送了,但又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完全打通了关系。
只送了十万两银子,叶光明自然不会给刘达通什么好位置,于是便想到将此前平凉县县城被匈奴所破的罪责歪曲在周易的身上,并乘机将周易从平凉县县令位置上撸下去。
如此一来,即整治了目无尊相的探花郎周易,又解决了刘达通帽子问题。
而且叶光明认为,周易这个探花郎即便本事有天大,也恐怕没办法在短短的半年之中在平凉县搞出什么名堂。
到时候一纸任到后,除了周易只能灰溜溜的认栽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
不错,周易是认命了,但这并不代表周易他能够任人宰割。
“你确定我如今被贬为了九品的文书?周易看过大腹便便的刘达通带来的委任书后戏谑的问道。
刘达通将大肚子用力的挺了挺,满脸志得意满的说道:“不错,本官正是这平凉县新上任的县令。
在来平凉县之前,这肥头大耳的胖子刘达通其实也听说过一年前平凉县遭遇了匈奴破城之变。
所以他来这里上任的时候是非常不乐意的。
但是没办法,现在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做生意又难做,他之所以拿出积攒多年赚来的银两贿赂叶光明,就是想找个可以盘剥的县城用尽各种办法搜刮一遍。
可没想到叶光明居然嫌他送的钱少了,最后将刘达通他发配到平凉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开始刘达通也以为平凉县这个地方肯定没有什么盘剥的价值,但是当刘达通看到了平凉县那比雍州首府静安城还要高的城墙时,他立马改变了自己对平凉县原有的印象。
能建造出如此高大厚重的城墙,想必花费不菲。
换句话来讲,这平凉县的百姓定然还能盘剥出不少的油水。
于是刘达通便带着自己的狗头军师——自己曾经的会计董惠,拿着那一份上任书大马金刀的跑到了平凉县的衙门里,将这一份上任书交给了周易。
周易原本就主张与民为善、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所以衙门都成了公共场所,能够允许老百姓随意进出,因此也没有人拦住刘达通还有他的狗头军师董惠一行家丁十余人。
小说《穿越后,我带戍边将士奋勇杀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