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小说简介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中的人物李德全赵宸翊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现代言情,“海天一色丽人行”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内容概括:只要百姓能吃饱饭,有安稳日子过,和平就守得住。”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盖不住庭院里的生机——鲁大锤送来的新连弩模型放在廊下,墨老寄来的机关图铺在案上,幕僚们的笑声从议事厅传来。赵宸翊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江南的漕运要继续改良,京营的训练不能放松,墨家的机关术要传承下去……但只要守住初心,为百姓做事...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 第24章 免费试读
第24章
“殿下,”林缚拿着一份奏折走进来,“北境送来的奏折,说今年冬麦长势很好,匈奴那边也送来消息,说牧场的牛羊比去年多了三成。”
赵宸翊接过奏折,嘴角露出笑容:“这就好。只要百姓能吃饱饭,有安稳日子过,和平就守得住。”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盖不住庭院里的生机——鲁大锤送来的新连弩模型放在廊下,墨老寄来的机关图铺在案上,幕僚们的笑声从议事厅传来。赵宸翊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江南的漕运要继续改良,京营的训练不能放松,墨家的机关术要传承下去……但只要守住初心,为百姓做事,无论是北境的和平,还是大雍的安稳,都能实现。
五年之约,不仅是汉匈两国的约定,更是赵宸翊对百姓的承诺。他会用这五年时间,让大雍更加强盛,让百姓更加安居,等到五年期满时,再跟匈奴谈一场更长久的和平——一场能让子孙后代都享有的太平。
一、流民涌边关,粮草短缺引新忧
章和十一年春,桑干河的冰刚化开,雁门关下就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近三千名从河北、山东逃来的流民。他们穿着破烂的单衣,手里攥着啃剩的草根,老人和孩子饿得面黄肌瘦,不少人还生了病,咳嗽声在关下此起彼伏。
“侯爷,这些流民是因为去年河北闹蝗灾,山东发洪水,家里的田都毁了,才一路逃来北境的。”李将军站在城墙上,看着关下黑压压的人群,语气沉重,“咱们现在的粮草,除了供应边军,只够阳原县百姓吃,再添三千流民,怕是撑不过三个月。”
赵宸翊刚从长安回来,还没来得及歇脚,就赶到了城门。他看着流民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饿得直哭,妇人只能把自己的干粮掰成小块,一点点喂给孩子,心里像被揪了一样疼。“不能让他们饿死在关下,”他语气坚定,“先把流民迎进关,分在阳原县的空房里,让医官给生病的人看病,再从边军的粮草里匀出一部分,先让他们吃饱。”
“可边军的粮草也不多啊!”周虎皱着眉,“要是匀出去,咱们的士兵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我已经让人从江南调了五万石粟米,半个月内就能到。”赵宸翊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流民总不能一直靠朝廷救济,得给他们找条活路——林缚,你之前提的‘屯垦’,现在可以试试了。”
林缚眼睛一亮,立刻拿出边境地图:“殿下英明!阳原县以西,桑干河南岸有大片荒地,去年匈奴劫掠后,百姓都逃了,这些地一直没人种。咱们可以把这些地分给流民,让他们开垦,再教他们种庄稼、养蚕,这样既能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还能把荒地变成良田,充实边境的粮草储备。”
王河生也附和:“我去看过那些荒地,土壤肥沃,靠近桑干河,灌溉方便,只要好好开垦,今年秋天就能有收成。另外,咱们还能在屯垦区周围种上桑树,让流民养蚕缫丝,既能自己用,还能拿到互市上换钱,一举两得。”
赵宸翊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圈出一片区域:“就这么定!把阳原县以西,桑干河南岸十里的荒地划为‘屯垦区’,分田给流民,每户分二十亩;再建一座‘劝农馆’,派懂农桑的人去教流民种地、养蚕;周虎,你带士兵去帮流民搭建房屋,修灌溉的水渠;墨老,你让人做些农具,分给流民——咱们一个月内,让流民都能住上房,种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