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免费阅读随春尽昭昭昭妃_随春尽昭昭昭妃新热门小说

完整版免费阅读随春尽昭昭昭妃_随春尽昭昭昭妃新热门小说

时间:2025-10-08 12:31:37

《随春尽》小说简介

精品现代言情《随春尽》,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昭昭昭妃,是作者大神“顾水行舟”出品的,简介如下:上岸后,我发觉少年的袖子被扯烂,小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破开的几道口子被水泡得肿胀,看着触目惊心。但他无所谓,见我无碍,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容宛如阳光穿透云层。自此之后,顾小将军便在我心中扎了根。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点击全文阅读《《《

《随春尽》 第二章 免费试读

第二章

7不出我所料,顾小将军在中秋宫宴的受邀之列。

我时刻留意着他的动向,他离席,我便屏退随从,悄悄地跟了过去。

步摇晃动,他何其敏锐,断不会无知无觉。

他停下脚步,为中元节的失礼向我谢罪。

他没做错,而且还能认出我,我特别高兴,怎么可能责怪他。

我连忙摆手,示意他随我走。

人言可畏,我恐他名声受损,拉他到了御花园里的僻静处。

其实,中元节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小时候,你救过我,你还记得吗?

他看似没印象,因而我手忙脚乱地比划:我还没这颗小树高,掉进了水里……那时,我鼓动沈言斐跟着我一块逃学去河边玩耍。

我喜欢捡那些形状奇异、色泽斑斓的石头,一不留神摔进了河里。

沈言斐不会水,焦急地伸长手臂,给我递树枝。

河水冰冷,我挣扎几下便没了力气。

眼前发黑,我以为自己快要死掉,多亏有人不做迟疑地跳进水中,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求生本能驱使,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回握。

上岸后,我发觉少年的袖子被扯烂,小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破开的几道口子被水泡得肿胀,看着触目惊心。

但他无所谓,见我无碍,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容宛如阳光穿透云层。

自此之后,顾小将军便在我心中扎了根。

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我读过的话本里都这样写。

那是你啊,劲可真大。

顾小将军恍然大悟,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真好看呀。

比以前更帅气了。

听闻脚步声,我急忙捂住他的嘴:嘘,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他的确不再做声,脸却霎时涨红,呼出的气息烫到我的手心。

我不自然地缩回手,转头撞见皇上。

我心中一凛。

这段时间,爹爹几次三番来信,都警告我不能什么心思都让皇上看出来。

他说,男人一旦有了权势,往往会变得冷酷无情,一国之君更是如此,像他这般心甘情愿被我娘亲扯着耳朵骂的好男人不多。

皇上会介意我的举动吗?

我一时拿不准主意。

看清皇上兴致盎然的表情,我方才松了口气。

头顶青青草原,你却笑得这么开心。

皇上,你人还真怪好的嘞。

8一月之后,顾小将军又进了一趟宫,与皇上议事。

他即将动身塞北。

此去一别,山高水远,归期不定。

皇上特地叫小太监来通知我,问我要不要去送送。

我自是要去,提起繁琐的宫装,一刻不停地跑向午门,遥遥望见顾小将军策马向西行。

我气喘吁吁,眼睛一瞬间红了。

皇上给我递了块手帕,轻声对我说:这么大了还哭鼻子,说出去全京城的人笑话你。

哪有这样子安慰人的。

陛下闭嘴。

我小声辩驳,臣妾才不会哭呢,陛下莫要瞎操心。

来日方长,总能相见的。

皇上收起玩笑的语气。

我没有回答,皇上也缄默不言,两个人站在暮秋微凉的风中,如同彩绘琉璃雕花橱柜中陈列的两件无声而昂贵的瓷器。

我们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句安慰。

数年后,北方游牧民族频频来犯,顾将军镇守边关,立下赫赫战功,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

战乱初起,京中众臣不谋而合,极力举荐他,称赞他有勇有谋。

等他平息了战乱,他们又忌惮他功高盖主,联名上书阻止他回京。

他是白杨树一般的男子汉,不怕吃苦受累,不肯弯下铮铮铁骨,再未踏进京城一步。

而我终其一生,没能逃离皇宫。

这便是我和顾将军此生的最后一面了。

9我入宫的第六年,宫里又来了一批新人。

卯时请安,殿里乌泱泱的挤了数十人,我得一碗水端平,每位妃嫔问候一两句,整套流程下来,脑瓜子嗡嗡的。

我都受罪,更别提轮不上座位的低位分妃嫔。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过于苦恼,以至忘记来迟的瑜嫔还跪在殿外。

衔云提起时,已是一个时辰之后。

我赶紧走过去扶她起来:本宫并非有意责罚你,是本宫的疏忽。

娘娘不必自责。

瑜嫔不卑不亢地答,抬头看向我,娘娘的烦恼,臣妾或有一计。

她提出根据出席次数进行奖惩的制度。

请安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不能说取消就取消,有时也的确有事相商。

不过,可将每五日的请安定为强制参加,其余日子则遵循自愿的原则,常来的妃嫔年末能多得些赏赐,不会感觉白忙活,不想来的妃嫔也有了合理的借口。

如此一来,每日请安所需的时间必定能有所缩减,能多睡一炷香,总是好的。

烈日耀眼,不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宏伟。

她好聪明呀!

公布这套方法后的第二天,大家尚处于观望状态,不敢缺席。

我环视一圈,发觉仅有一人未至。

是瑜嫔。

我哑然失笑。

瑜嫔,你是懂名正言顺地偷懒的。

10当然,瑜嫔的聪明才智不仅仅用在偷懒上。

不幸遇上大旱之年,伴有蝗虫肆虐。

国库空虚,宫内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家的月银和吃穿用度有所减少。

倒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但由奢入俭难。

有的宫殿借着交情多领些绸缎和茶叶,导致别宫领不到足额的,对此颇有微词,求我主持公道。

物资领用有记录,不过虚报瞒报的现象存在,记录格式也不统一,核对难上加难。

我把记录簿翻来覆去看了上百遍,瑜嫔好笑地按住我的手:娘娘,再翻下去,簿子都该烂了。

她这么一说,定是有法子。

说来听听!

我满怀期待地看向她。

旧账是不好查,不过日后娘娘可以发粮票、布票、炭票等,让各宫凭票领用物资。

用普通的麻纸制作吗?

岂非容易伪造?若能给每张票标上独特的号码,物资出入时记录这一号码,查找起来应该不麻烦,亦能减少伪造的风险。

是个好主意。

凭票领物的制度一经实行,后宫内务的账册清晰明了许多。

虽有反对的声音,但是总体利大于弊,给票证加上使用期限后,管理愈加完善。

衔雨为我梳头,也说我不再大把掉头发了。

真好。

我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闲来无事,瑜嫔还教会我算账。

她讲得有趣易懂,比学堂里不知所云的先生好太多。

生平第一回,我把厚厚的一本账册给算清楚了,成就感油然而生,恨不得抱着账册入眠。

娘亲,我好像爱上算术了!

11皇上这人,读书时见我半天写不出半篇文章,情不自禁地唉声叹气,明摆着嫌弃我愚笨。

遇上顶顶聪明的瑜嫔,他沦陷完全在情理之中。

我去请教瑜嫔,老是和皇上撞个正着,被他一个眼神支走。

行,终是我多余了。

好不容易见着瑜嫔,我攒了一箩筐的话,越说越没遮拦:若你是个男子,还有朝中那些酒囊饭袋什么事,连皇位你都有能力……皇上冷不丁推门进来,面庞隐在阴影中,神色难辨。

气氛有一瞬间的僵硬。

瑜嫔险些下跪,多少低估了皇上对她的喜爱。

皇上不恼怒,反而一脸骄傲地搂住她:没错,我们家的瑜儿,全天下最棒。

我感觉自己变得比烛火更明亮,便不多打扰,先行告退了。

谁都休想酸到我。

最先有喜的是瑜嫔,这不意外。

本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惜碰上了不好的时机。

那是宫宴的次日,大家皆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太医诊断为毒物所致,一时间人人自危。

瑜嫔被查出已有三月身孕,不能随意服药,拖了几天才好全。

她本来就瘦,这下子脸还没巴掌大。

我看了都心疼,更何况把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皇上。

皇上令我彻查此案。

我知晓事情的严重性,不可谓不用心。

然而,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得有人担责,到头来只剩下处死负责宫宴的御厨,草草结案这一条路。

我不甘心,从民间召了一批厨师进宫,让他们原封不动地烹饪宫宴当日的所有菜肴。

我按记忆中的顺序又吃了一遍,再次喜提上吐下泻一条龙。

我……呕。

12民间的厨子没有合起伙来加害于我的理由,那便不是有意投毒。

奇怪。

瑜嫔需安心养胎,我不方便多叨扰,只好用笨办法,一次次尝试,逐步排除每道菜的问题。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有了眉目。

问题多半出在湖蟹和柿子上。

那日,江南进贡的湖蟹肥美,河南地区又培育出了入口不苦涩的柿子,两者颇受欢迎。

此前,柿子只栽种来观赏,大家对柿子的食用禁忌知之甚少。

我估计,柿子与湖蟹相克,同食会造成中毒。

尽管有贴身太监试毒,食用量不到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毒性,这才使我们不知不觉中了招。

真相大白,御厨们免受无妄之灾,我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瑜嫔的身体也好了不少。

她建议我把食物相克之事记录下来,下发到民间。

目前,柿子仍算少见,但将来肯定会越来越普及,过往的宝贵经验能免去未来的麻烦和误会。

于是,我起草了《食物相克大全》。

第一条是湖蟹和柿子不可同食,易致腹泻、呕吐。

此后,书中又添加了上百条,酒楼和食肆的经营者人手一份。

少了后顾之忧,民间餐饮业蓬勃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我为试毒付出的小小代价不值一提。

只是,娘亲进宫来看我时,头一句话便是:哎哟,我的宝贝月儿,怎么像被人锤了一榔头,整个人都扁了。

原本宫中妃嫔见了我,无一不夸我变瘦之后国色天姿,我心里偷着乐。

听完娘亲一席话,我突然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娘亲,说得挺好的,求你下次别说了。

13月份大了,瑜嫔又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我有些担心,不详的预感终究成了真。

瑜嫔早产,孩子出生便没了气息。

皇上抢先我一步问:那瑜嫔呢?

她有没有事?

瑜嫔娘娘无大碍。

不等稳婆的话音落下,殿内传出焦急的喊声:不好了,娘娘大出血……太医们来来去去,额上涌出细密的汗珠,苦涩的草药味弥漫在冬日寒凉的空气中。

皇上被人拦着,不能进去看看瑜嫔。

我双手握住他的手,却怎么也止不住他的颤抖,更加捂不暖他冰凉潮湿的掌心。

不在下雨,雪粒像盐一般细小,却有大滴的水砸在我的手背上。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皇上哭了。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哭。

送别顾将军的时候,他还让我不要哭,现在他又是在做什么呢……我的鼻子也不受控制地发酸,眼泪好似断了线的珠子,争先恐后往外涌。

混乱的脚步声停歇,太医和随从跪了一地,请皇上节哀。

皇上迟迟不给出回应。

他从来不会让无辜的人白白跪着,我自作主张让他们起身。

皇上仍是一动不动。

从小到大,他始终循规蹈矩,人生中唯一一次任性,是不顾下人们的连番劝阻,站在瑜嫔的宫殿外,看了一夜的雪。

可若不能共白首,同淋雪又有何用呢?

14次年春,昭昭怀了孩子。

瑜嫔难产而死,我心里多了根拔不掉的刺。

越接近昭昭临盆的日子,我越是焦虑,寝食难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昭昭挺着肚子,倒是吃得下睡得着,还提议要再给我烤一次羊排。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的好姐妹,你别吓唬我了,我生性易受惊。

万幸,一切顺利,昭昭母子平安。

她麻溜地生完,还有力气向我抱怨:好疼啊,这辈子不愿再经历一回。

她见我心不在焉,抬手拍了我一下,强调道:听见我说的没有,千万不要想着孩子好玩,就随随便便怀一个,不然够你吃苦头的。

好,我记住啦。

我替她把被子盖严实,这不是有你的儿子了吗?

我的确不需要。

我明白,昭昭是真心为我好。

就像众人夸我瘦了漂亮,独独娘亲三番四次叮嘱我多吃点,胖胖的才好。

这一年,风调雨顺,皇长子诞生,昭昭成了皇贵妃。

皇上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喜色,抱着儿子不肯放手,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

要不是我品级到顶了没法再升,念在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摔着孩子,比昭昭还要操心的份上,他铁定也要给我升上一升。

其实,皇太后的品级才是后宫最高的。

我嗫嚅道。

这下,皇上笑不出来了,咬牙切齿地说:皇后,你眼巴巴地等着吃席,不如直说。

我冲他做了个鬼脸,把小皇子还给我玩,我就不想了。

15我入宫的第十年,衔云和衔雨都到了能出宫的年纪。

衔雨被许配给府上管家的儿子,他现今是我们家的主厨,做饭的手艺得到全家人的一致好评。

回想初入宫时,我招呼衔云、衔雨和昭昭的两位丫鬟吃羊排,衔雨是第一个伸出手的。

自那时起,我便知道,这于她而言是门顶好的亲事。

至于衔云,我拜托娘亲物色合适的人家,列出了一页纸的姓名和身世供她挑选。

她只瞥了一眼:我不出宫,我要留在宫里陪着娘娘。

感动之余,我唯恐耽误她,劝说道:本宫没事的,又不是没人照顾本宫,你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呀。

我已经找到了。

衔云信誓旦旦地说。

我疑惑地看向她。

娘娘,不婚不育保平安。

我愣了下,竟无言以对。

比起结亲,我和皇上更像是结盟,而不生孩子的精神,我也在坚定不移地贯彻。

而且,我很喜欢协助娘娘管理后宫事物,瑜嫔娘娘是我的偶像,我的志向是成为像她那样能干的女子。

衔云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有光。

瑜嫔,我有片刻的愣怔。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这已是她离开后的第三年。

鲜少有人再提起她的名字,但后宫之所以能井井有条,少不了她的好点子。

时至今日,在我脑海中,她提笔写字的场景仍然栩栩如生。

看来,不止我记得。

瑜嫔在许多人心中留下的痕迹,是光阴的洪流也无法磨灭的。

我理解衔云,决定顺着她的意思:那我们在宫里好好过日子,可不能被衔雨比下去。

16我和皇上依旧相敬如宾,众人皆知我们情深意重。

实则,我们空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彼此心中不可言说的那点心意。

宫墙压得人喘不过气,消磨掉无数人的真性情,我们做出的抗争都不为人知。

瑜嫔离开的雪夜,皇上落下了病根,每到冬天,咳嗽不停。

有一年,他咳出一口血,一病不起。

我知道他脾气好,不会把我的胡言乱语当真,面对他时嘴上没个把门,成天将生啊死啊挂在嘴边。

但是,我心底比谁都期望他能长命百岁。

这些年里,我不是没有新朋友,但从某一刻起,我开始不断地经历告别。

最先是淑妃。

她是公主长安的生母,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喜欢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跑,我和昭昭因此与性格安静的淑妃亲近起来。

淑妃平时话不多,喝了酒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我们不学好,跟着她胡闹。

冬日里,我们围炉而坐,分享自酿的石榴酒,微醺的欢声荡漾在帷幔下。

好时光是有过的,直到长公主被送去西域和亲。

镇西侯年事已高,而家中仅有三女,后继无人。

若是由他领兵与突厥硬战,定然死伤惨重,和亲是无奈之下的最优选择。

淑妃三更半夜来找我,恳请我想想其他的办法。

一边是昭昭的家人,一边是我看着长大的长安。

我左右为难,找不到两全之策。

长安最终嫁去了西域。

淑妃万念俱灰,自请前往寺庙清修,为长安祈福,皇上应允了她。

离宫前,她还是不愿松口见我一面。

我不怨她,我怨我自己,是我做得不够好。

我仍没什么长进,有太多的力所不能及。

我讨厌这种感觉。

皇上病重,风吹草动都能引得人心惶惶。

为避免猜忌,育有皇子的妃嫔纷纷关起宫门,与我和昭昭的关系远不及往日。

现如今,这诺大的皇宫中,能让我敞开心扉说说话的人,除了衔云和昭昭,仅剩皇上了。

我举着碗,劝皇上再吃点东西。

他摇头,吃力地开口:就别为难我了,我们说会儿话吧。

好。

我转过身,擦去眼角的泪,陛下说,臣妾仔细听着。

你说,史书会怎样记载我呢?

我徒劳地张了张嘴。

无功无过。

皇上自问自答,自嘲地笑了。

别这样说,陛下尽力了。

别说是尽国君之责,就算身为夫君和父亲,我也愧对瑜儿和长安……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

我强忍着眼泪:你放心,都交给我,我会托人关照长安,也会让你和瑜嫔合葬的。

他没用朕自称,我便也不喊他陛下了。

我知道,他厌恶皇宫,压根不想当皇上。

很久以前,和我一起站在学堂门口罚站的少年,坦言自己没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求能与心爱的女子长相厮守,赏四季风光。

后来,少年成了皇上,为百姓奉献毕生心血,就连实现这小小的愿望,都成了一种奢望。

这么多年,你辛苦了。

我还是忍不住掉了泪。

你也辛苦了。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替我擦去泪痕,对不起啊。

然后,他的手缓缓地落了下去……再没有抬起来。

17丧钟齐鸣,阖宫哀痛。

昭昭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侥幸坚持住没有再哭,冷静妥帖地安排好后事。

皇上了解每个孩子,不管他们的生母地位高低,早已替他们铺好前路,加了爵位,赏了封地。

他还交待过,不准强迫妃嫔陪葬,留在皇宫里养老,或是出宫陪伴孩子,尽量满足她们自身的意愿。

唯有将瑜嫔追封为皇后一事,受到了宗人府官员的反对:瑜嫔无子嗣,于理不合。

我破天荒地强硬了一回:你们这套礼教约束着活人就够了,还想管死人吗?

对方慌张地下跪请罪,我不松口妥协,这事总算尘埃落定。

皇长子登基,我与昭昭并为皇太后。

京城又下了一场大雪,我慢慢地走在长到看不见尽头的宫道上,听见簌簌雪落的声音。

这是我入宫的,第三十六年冬。

18新帝和皇后都是有才能之人,我和昭昭无需管事,乐得清闲自在。

只可惜,我们都咬不动烤羊排了。

昭昭怀念起西域风光,说有机会定要带我去住上一阵,教会我骑马。

我笑着应好。

又一年夏至,举目望去,御花园如诗如画,斑驳的阳光摇曳。

嬉笑打闹的新人见着我们,略显慌张地行礼。

有蝴蝶停歇在她们的珠钗上。

我看得出了神,还是昭昭温声告诉她们,不必拘谨多礼。

闻言,我愣愣地侧过头看昭昭。

她的鬓角已有银丝,我的手上也生出皱纹。

物是人非。

倘若真能去西域,凭我这每逢阴雨天便发疼的腿脚,想要学会骑马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由来的,我又有点想哭。

19我最后一次出宫,是去探望娘亲。

娘亲八十高寿,是有福之人。

她向我们一个个交待,等她走了,要热热闹闹地办丧事,不许为她伤心。

见完儿孙,她又单独找我:要是当初能狠下心起兵谋反,说不定你都能领着和顾家那小子的孙子孙女来看我喽。

还说大逆不道的话,我皱起眉头。

多年的宫廷生活打磨出我的气场,我也能做到不怒自威。

娘亲被吓了一跳,向窗口漏入的春光偏过头,感叹道:我们的月儿真的长大了。

是啊,十五六岁的林请月没心没肺,才不会这么凶呢。

当年,谋反或是一句戏言,但爹爹和娘亲的担忧是真。

幸而,我这一路上遇见了很好的人。

衔云和衔雨忠心耿耿,瑜嫔为我出谋划策,昭昭无条件地保护我,沈言斐从始至终信任我。

主理后宫的近四十年中,我没见识过险恶的人心,也没经历过九死一生的斗争,遭过最大的罪便是食物中毒。

这要是记录进史书,有写文章凑字数的嫌疑。

无功无过四字,足以概括。

我曾以为,当皇后等同于和一个我不爱的好人凑活着过几十年,完全是我自己的悲喜。

身处其位,我才猛然意识到,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我注定会是黎民苍生的依靠,一举一动皆有重量。

我上元节偷跑出宫游玩,见着不少摊贩售卖用石头打磨出的珠子和首饰,原材料不过是随处可见的石头,却开出高价,一条手链的售价抵得上老百姓人家半年的开支。

而这一现象的源头,是我有次出席宴会,戴了我自己动手做的簪子,上面镶嵌着我亲手雕刻过的透明石头。

那是块晶莹剔透的奇石,璀璨更胜碧玉,引得名门贵女争相效仿,在京城中掀起一阵热潮。

然而,比起受到认可的欣喜,我心中的惶恐更甚。

我的行为竟然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吗?

倘若涨价的不是可有可无的饰品,而是冰糖葫芦,普通人家的小孩岂不是买不起?

那该有多可惜呀。

自那以后,我做事束手束脚,时常提心吊胆。

我不擅管事,实在不适合当皇后,如同理应当文官的人阴差阳错地成了武将,钟爱咸豆花的小贩被规定只能买甜豆花。

瑜嫔聪慧机敏,昭昭勇敢果决,若能不论家世,她们都是皇后的更好人选。

回头想想,沈言斐与我同病相怜。

见识过新帝的杀伐果决,我才明白何为明君。

新帝以雷霆手段惩治贪官污吏,大力提拔贤才能臣,还御驾亲征西域和漠北,清扫边境的隐患。

这一行,九死一生,乐观如昭昭,也担忧得茶饭不思。

沈言斐何曾做过这些。

他在位期间,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太平的表象下埋藏着颇多隐患,任何一个都能致使举国倾覆。

可是,这也不是沈言斐有意为之,他的性格如此。

爹爹说错了一件事,即使权力和地位加身,沈言斐也没有变坏,他是善良的人,惟愿大家都好。

临终前,他连我都要道歉,明明不亏欠我一丝一毫。

做出关乎成百上千人生死存亡的决定前,他度过了多少辗转反侧的夜晚,我不敢细想。

我们都幸运,也都不幸。

哪怕每个人的平安喜乐微不足道、轻如沙砾,千千万万人仰仗着我们,这担子落在我们肩上,便是一座大山,把我们变成自己都陌生的人,造就我们一生的悲剧。

我们都尽力了。

我们只是无能为力。

20顾将军长眠于戍边的军营中。

其实,就算我不入宫,我们大概也不会一生一世一双人。

毕竟,我家联合顾家,有实力谋反自立,爹爹和娘亲能想到的,别人自然会提防。

太多年不见,我甚至记不清顾将军的长相,但偶闻他故去的消息,依然觉得很遗憾,遗憾到五脏六腑隐隐作痛。

少时不得圆满的愿望,终究困了我一生。

我的身子一天天虚弱下去。

自从爹爹退闲于家颐养天年,我家的势力大不如以往,新帝没有忌惮我的必要,遍请名医替我诊治,名贵的药材不要钱似的往我宫里送。

我却仍是不见好。

艰难地熬过了冬天,到了立春,我吃不下一点东西。

问了相识多年的太医,他对我说了实话,我已经时日无多。

昭昭锲而不舍地一声声唤我的名字,让我不要睡着。

她说,我们一同去草原骑马的约定还未兑现,我不能抛下她。

她还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她十四岁从西域来到京城,不是不害怕,只是表面上装得波澜不惊。

没想到,我这个皇后一点不凶,还陪着她在光天化日之下违反宫规。

月儿,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你先别走,你得等等我呀。

昭昭的声音里也有了哭腔。

傻姑娘,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劲都跑哪去了呢?

我想等她不哭了再走,我想回答好,可是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我怕是,要食言了。

弥留之际,我想起许许多多的故人与往事。

顾小将军策马出皇城时,回头望了一眼,我朝他用力地挥了挥手,不知他是否能看见。

沈言斐嘴上说着让我不要哭,手上却先一步给我递了帕子,这无关男女之情,只是他坦荡的温柔。

外国使臣对我出言不逊,昭昭挡在我的身前,将那人骂得狗血淋头,如同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女将军。

我为了彻查宫宴中毒案,反反复复地生病,衔雨心疼我,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被我撞见,还嘴硬辩解是灰尘进了眼睛。

我写账册出了笔误,衔云怕我的信心受到打击,连夜替我改正,中途打起瞌睡,额头蹭上未干的墨水,被衔雨笑了整天……我还能见到他们吗?

喝过忘川水,走过奈何桥,我们还能认出彼此吗?

周遭的光影和声响飞速地抽离,眼前模糊一片,耳畔寂静无声……我好累,我想不出答案。

然而,然而。

这高台危楼的皇宫,再也不是困住我的牢笼了。

》》》点击全文阅读《《《

随春尽

随春尽

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随春尽》,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昭昭昭妃,由大神作者“顾水行舟”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皇上,你人还真怪好的嘞。1我从学堂回家,听见爹爹与娘亲正在大声密谋。我虽不掌兵,但在朝中颇有几分人脉,若是顾家愿意支援,不是没有一搏之力。顾家军队戍守边疆,要赶来京城,可得用些时日...

作者:顾水行舟 类别: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完整版免费阅读随春尽昭昭昭妃_随春尽昭昭昭妃新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