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婢翻身:秀才丈夫的和离书》小说简介
现代言情《弃婢翻身:秀才丈夫的和离书》目前已经全面完结,赵文远沈青萱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悠1022”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刺绣。这是她在将军府里,除了学会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外,真正学到了不少手艺。夫人小姐们用的衣服上的精致绣品,她在浣衣房时,偷偷模仿学习过;府里针线上人的一些技巧,她也曾留心记下;这或许是她目前唯一能指望的、能换来稍高报酬的技能。她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小的针线包,里面只有几根最普通的针、一小轴线,还有几块...
《弃婢翻身:秀才丈夫的和离书》 第41章 免费试读
第41章
必须尽快找到赚钱的门路。
她能做什么?一个脱了籍的丫鬟,无田无地,无依无靠。女子能做的活计本就有限,无非是浆洗、缝补、绣活,或者去大户人家帮佣。但帮佣……她好不容易才跳出火坑,绝不能再轻易进去。
浆洗缝补?这类活计辛苦异常,且报酬极低,往往忙碌一整日,也只得几文钱,勉强糊口尚且艰难,更别说攒下什么。
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己那双因多年劳作而略显粗糙,却依旧灵巧的手指上。刺绣。这是她在将军府里,除了学会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外,真正学到了不少手艺。夫人小姐们用的衣服上的精致绣品,她在浣衣房时,偷偷模仿学习过;府里针线上人的一些技巧,她也曾留心记下;
这或许是她目前唯一能指望的、能换来稍高报酬的技能。
她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小的针线包,里面只有几根最普通的针、一小轴线,还有几块颜色暗淡、大小不一的零碎布头。这是在府里时,她偶尔帮人做些小活计攒下的,没想到如今成了她安身立命的工具。
她选了一块素色的粗布,穿针引线,凭着记忆,绣起最简单却也需要些技巧的缠枝花纹。手指有些僵硬,但很快便找回了感觉,细密的针脚在布面上缓缓延伸。
然而,绣得再好,也需要有人买才行。在这偏僻的村镇,谁会愿意花钱买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绣活?即便有人买,又能卖出什么价钱?
她想起离府前,与那位看守旧库房的蔡嬷嬷的秘密交易。周掌柜……那个愿意收新颖绣样的掌柜。那条线,或许还能用?
可蔡嬷嬷是府里的人,她如今已脱籍,如何还能联系上?即便联系上,风险何其之大?一旦被将军府的人发现她私下贩卖可能源自府中的花样,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渺茫,风险巨大。
沈青萱停下手中的针线,看着那才完成一小半的缠枝花,眉头紧锁。
除了刺绣,她还能做什么?她认识几个字,是在书房伺候时偷偷学的,她还临摹过字帖,或许可以尝试帮人写写书信?可这穷乡僻壤,识字的人本就凤毛麟角,又能有几个需要写书信的?
一个个念头升起,又被现实无情地压下去。
肚子又叫了一声,提醒着她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
她将那点可怜的积蓄重新收好,藏回原处。然后拿起角落里那只破旧的木桶,决定先去村口井边打水。
一路上,她低着头,尽量避开旁人的目光。几个在井边洗衣的妇人好奇地打量着她这个生面孔,窃窃私语。沈青萱只作不见,打了水便快步离开。
回到小屋,她看着清澈的井水,忽然想起昨日房东说灶台塌了。她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塌了一角,或许可以用泥巴勉强糊一下,至少能架起小锅烧点热水,煮点粥。
说干就干。她挽起袖子,去外面挖了些湿泥,又捡了些碎草梗掺进去增加粘性,小心翼翼地开始修补那塌陷的灶台。过程笨拙而艰难,弄得满手满脸都是泥浆,但最终,一个歪歪扭扭却勉强能用的简易灶台算是糊好了。
她点燃干柴,将小瓦罐架上去,舀入清水和一小把糙米——这是她刚才用两文钱向房东换来的。
看着瓦罐里渐渐升起的热气和咕嘟咕嘟冒起的小泡,沈青萱蹲在门口,心中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