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的战术吊打全场》小说简介
长篇古代言情《抗战:我的战术吊打全场》,男女主角李云昭马小宝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月含残笑”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抬起头,看着张彪。“我问你,在这盏探照灯的照射下,在炮楼顶上那挺机枪和至少四个步枪射击孔的交叉火力下,冲过这一百米,我们的弟兄,十个人里,能活下来几个?”张彪,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李云昭没有等他回答,便自己给出了那个冰冷而又残酷的答案。“我粗略计算过,要想确保成功,我们至少要组织三波冲锋...
《抗战:我的战术吊打全场》 第46章 免费试读
第46章
这个想法,代表了在场大部分土匪的心声。
硬碰硬,真刀真枪地干,这才是爷们儿的打法!
然而,李云昭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没有看炮楼,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几乎快要散架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头。
他就趴在这片冰冷的草地上,借着微弱的星光,开始给这群“学生”,上起了他在讲武堂外的第一堂、也是最生动的一堂“算术课”。
“张彪,我们来算一笔账。”
他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这座炮楼,是标准的砖石结构,还混了水泥。我们的掷弹筒,用的是缴获的日式榴弹,除非直接命中射击孔,否则,最多只能把它砸出几个坑,连外墙都炸不开。”
“我们的歪把子机枪,子弹,根本就打不穿超过半米厚的砖墙。”
“所以,强攻只有一个办法——”他画出了一个冲锋的箭头,“用炸药包!”
“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到炮楼底下,直线距离四百八十米。其中,最后的一百米,是毫无遮蔽的开阔地。我们的人,必须抱着至少二十公斤的炸药包,冲过这最后一百米,才能把它送到炮楼底下。”
他抬起头,看着张彪。
“我问你,在这盏探照灯的照射下,在炮楼顶上那挺机枪和至少四个步枪射击孔的交叉火力下,冲过这一百米,我们的弟兄,十个人里,能活下来几个?”
张彪,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云昭没有等他回答,便自己给出了那个冰冷而又残酷的答案。
“我粗略计算过,要想确保成功,我们至少要组织三波冲锋,人数,不能少于五十人。最终,能冲到墙根下的,不会超过五个。而这五十个弟兄,伤亡,至少在三十人以上!”
他放下笔,看着在场的所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用我们三十多个弟兄的命,去换炮楼里那十几个鬼子。这笔买卖,”
“亏本!”
这番话,如同冰水,瞬间浇熄了所有人心中那股热血上头的冲动。
王振山看着李云昭,那只独眼中,深深的流露出了对自己旧有思维的怀疑。他打了一辈子仗,从来都是凭着一股悍勇和直觉。他从未想过,一场战斗,竟然还可以这样,用笔和纸,用数字,清清楚楚地,“算”出来。
“那……那兄弟你说,该怎么打?”王振山的声音,已经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请教的意味。
李云昭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
他收起了笔记本,压低声音,缓缓地说出了他那个早已酝酿成熟的、全新的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只有一个核心——
“攻心为上!”
他没有详细解释每一步的具体细节,只是下达了几道看似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的命令。
“第一!”他看向石根,“你去找你的那个同乡,炮楼里的伪军周队长。告诉他,我们不想滥杀无辜,只要他愿意弃暗投明,事成之后,缴获的三八大盖,分他一半!大洋,也分他一半!告诉他,我们只给他一天时间考虑!”
“第二!”他看向王大山,“把咱们队里,那支缴获的、带瞄准镜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拿来!找一个最佳的狙击阵地!你的任务,只有一个,等我的信号!”
“第三!”他看向王振山和张彪,“大哥,张彪哥,劳烦你们,把咱们缴获的那些手榴弹,都给我集中起来!十颗一捆,我要你们,给我捆出五个大家伙!”
整个计划,被他拆分成了几块,每一块,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