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小说简介
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这是“不爱爬山的猪”写的,人物江尚绪江琰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前厅便留下了江尚绪、江瑞、江琰陪着景隆帝和两位皇子。景隆帝看似随意地问了些家常,又问及江琰南下订婚之事。听闻一切顺利,苏家小姐贤淑知礼,便点头称好。随即又自然地问起乡试,问他考得如何,策论写了些什么...
《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 第35章 免费试读
第35章
几人立刻上前,依礼叩拜:“臣江瑞(臣妇/学生江琰/草民江世贤),叩见陛下,皇后娘娘,参见大皇子殿下、大公主殿下、五皇子殿下。”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今日宫中家宴结束,宁安这丫头非要闹着出来看花灯,朕便与皇后带着他们出来走走。经过侯府,便进来看看。此行不会有人透露出去,一家人不必拘礼。”
江琰这才明白过来,心中不由感慨皇帝对姐姐的宠爱与体贴,竟能在这样的日子特许她回娘家看看,这份恩宠已是极重。
江琼看向弟弟,眼中满是温柔和关切:“阿琰像是清瘦了些,听父亲母亲说,你这段时间颇有长进,可是考试辛苦了?”
“劳娘娘挂心,我一切安好。从前是我混账顽劣,还请陛下、娘娘恕罪。”江琰恭敬回答。
江琼眼中笑意更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随后,周氏便笑着请皇后和公主移步后院说话,秦氏和钱氏自然也陪同前去。
前厅便留下了江尚绪、江瑞、江琰陪着景隆帝和两位皇子。
景隆帝看似随意地问了些家常,又问及江琰南下订婚之事。
听闻一切顺利,苏家小姐贤淑知礼,便点头称好。
随即又自然地问起乡试,问他考得如何,策论写了些什么。
江琰心中谨慎,斟酌着语句,将策论中的主要观点精简扼要地说了几句,不敢过分卖弄,也未提及那首词。
皇帝听得认真,眼中划过赞赏之色。
“年纪轻轻,能有此见地,实属不易。看来不仅确是用了功,这次南下相比也是感受良多。”
大皇子赵允承在一旁安静听着,目光偶尔落在江琰身上,沉静的眼眸中既是惊奇,又是审视。
期间,五皇子赵允衍还好奇地问了江南好不好玩,花灯有没有宫里的好看之类的问题,江琰也笑着耐心回答,气氛倒也轻松融洽。
直至月上中天,夜色已深,皇帝方才起身准备回宫。
一家人恭送圣驾至府门,看着那看似普通的马车在侍卫的簇拥下悄然离去,心中皆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府内,周氏忍不住激动又兴奋:
“真是天大的恩典!陛下和娘娘竟这般时辰还过来,看来陛下对娘娘果真……”
江尚绪虽未多说,但眉宇间也带着一抹荣光与深思。
江琰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杭州苏府。
苏晚意抱着那封信,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若是靠近本人,还能听到她口中一直喃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热闹的中秋佳节过去,贡院的大门依旧紧紧关闭。
当日乡试结束,数千份墨卷被连夜糊名誊录,随后送到了几位被隔离的考官案头。
阅卷室内烛火常明,弥漫着墨香与肃穆之气。
此次乡试策论题为“论当今边防之固与民生之安”,直指时弊,最能考校士子的真才实学。
文章佳者虽有,但多数答卷或流于空谈,或拘泥古法,难入考官法眼。
然而,很快有两份朱卷引起了激烈讨论。
一份卷子破题立论高远,提出“固防拓贸”、“靖海安民”、“恩威并施”三大策略,思路开阔,极具前瞻性。
正是江琰所写。
阅卷官们初读时皆眼前一亮,大为赞赏。
“此子胸有沟壑,非池中之物!尤其这‘以海养海’、‘以商弱战’之思,实在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