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谋定天下》小说简介
苏沐秦军是现代言情《秦时明月:谋定天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翌术殿堂”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前几日有个流民想把私藏的粟米带出城,刚到城门就被猎犬嗅出,当场被按在地上打了二十棍。苏沐躲在城门旁的杂耍棚后,看着猎犬的动作——它们对铁器和谷物最敏感,却对艾草的味道格外排斥,每次经过墙角那堆艾草时,都会绕着走。“艾草。”她在纸上重重写下这两个字,指尖划过纸面,留下深深的刻痕...
《秦时明月:谋定天下》 第35章 免费试读
第35章
午时的日头最烈时,她转到了西市。这里是秦军盘查最严的地方,尤其是布庄和粮铺前,总站着两个持戟士兵,见了面生的就拦下来查“验”——秦军的身份证明。苏沐看着他们查问一个卖花姑娘,目光总在姑娘的包袱上停留,却对她篮子里的花束毫不在意。
“他们怕夹带兵器,对软物查得松。”她跟着花姑娘走了半条街,见她顺利通过盘查,篮子里的花枝还蹭到了士兵的甲胄,对方只皱眉挥了挥手。苏沐立刻在纸上画了朵花:“可扮作卖花、浣纱女,携软物易过。”
最棘手的是东门。那里靠近秦军的粮仓,巡逻队不仅人数加倍,还牵着猎犬,嗅觉灵敏得能闻出藏匿的粮食气味。前几日有个流民想把私藏的粟米带出城,刚到城门就被猎犬嗅出,当场被按在地上打了二十棍。
苏沐躲在城门旁的杂耍棚后,看着猎犬的动作——它们对铁器和谷物最敏感,却对艾草的味道格外排斥,每次经过墙角那堆艾草时,都会绕着走。“艾草。”她在纸上重重写下这两个字,指尖划过纸面,留下深深的刻痕。
***三日后,据点的木桌上摊开了张新郑城防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炭笔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红色代表秦军换防路线:北关卯时五刻、午时三刻各一队,路线固定;南关夜间巡逻多在亥时后变向,需避开背街;东门的猎犬怕艾草,可在包裹里塞些艾绒。
蓝色标注着安全通道:西市布庄后的窄巷,秦军每两刻才过一次,且士兵多在巷口停留,可趁隙穿过;南河渡口的木桥,戌时后秦兵换防有一炷香的空当,可乘小船渡河。
黑色则记着应对之策:遇盘查可扮作商贩,持张府的通商文牒(子默已设法仿制了几份);若被盘问户籍,可答“城西李记布庄的帮工”,那户人家的信息已被郑先生摸清,绝不会露馅。
“明日要送一批药材去城外据点,走哪条路?”墨矩指着图上的西市,“按原计划,得经过东门。”
苏沐的指尖落在“艾草”二字上:“让送货的人在药材里混些干艾草,再扮作收药的郎中。东门的士兵认得张府的常来郎中,见了艾草,猎犬也不会乱吠。”她又指着北关的路线,“避开午时三刻的巡逻队,卯时五刻那队换防后,有半个时辰的松懈期,足够过去了。”
子默看着图上的记号,忽然道:“姑娘连哪个伍长爱喝酒、哪个士兵眼神不好都记了,这也太细了。”
“细才能活。”苏沐将图折好,藏进竹筒,“秦军的规律就像田里的水渠,看着密不透风,总有水流不到的缝隙。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缝隙走,不撞在硬土上。”
傍晚的霞光染红了城墙,巡逻的秦兵正列队回城,甲胄的反光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苏沐站在街角,看着他们走过西市的窄巷,果然如她所记,在巷口停了停,其中一个士兵还探头看了眼布庄的幌子,眼神有些涣散——是那个她标记过的“爱走神的新兵”。
她转身往据点走,怀里的竹筒硌得胸口微微发疼。这张巡防图,耗费了她三个日夜的观察,却比任何武器都更让人安心。乱世里的生存,从来不是硬碰硬,而是像水一样,顺着地势流动,在看似严密的围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