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保护姑姑杨玉环!》小说简介
杨晓杨玉环是现代言情《安史之乱:保护姑姑杨玉环!》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悠然见北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龙武大将军府,书房。陈玄礼并未安歇。他年约四旬,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此刻正对着烛火,仔细擦拭着一柄御赐的宝刀。作为北衙禁军的实际掌控者,长安城暗地里的风起云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安史之乱:保护姑姑杨玉环!》 第33章 免费试读
第33章
杨晓不答,只是将那份火漆密信迅速塞入对方手中,声音依旧低沉:“此物关乎陈将军身家性命,务必亲呈将军之手。阅后即焚,勿告外人。若将军问起,便说……‘潼关风大,长安夜寒,愿为将军添一暖炉’。”
说完,不等那王管事反应,杨晓迅速转身,身影没入更深沉的黑暗之中,消失不见。
王管事捏着那份突然出现的密信,站在原地,惊疑不定,冷汗顺着额角滑落。他看了看漆黑的小巷,又看了看手中那仿佛烫手的信函,最终一咬牙,将其紧紧攥住,快步朝着陈府方向走去。
……
龙武大将军府,书房。
陈玄礼并未安歇。他年约四旬,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此刻正对着烛火,仔细擦拭着一柄御赐的宝刀。作为北衙禁军的实际掌控者,长安城暗地里的风起云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党的拉拢,杨国忠旧部的惶恐,皇帝日益明显的猜忌和摇摆……这一切都让他如履薄冰。他忠于李唐皇室,但更在乎自己和麾下弟兄的身家性命。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心腹亲卫的低语:“将军,府内采买王管事求见,说是有极其紧要之事,必须面禀将军。”
陈玄礼眉头一皱:“王管事?他能有何紧要事?让他进来。”
王管事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噗通一声跪下,双手捧着那封密信,将方才巷中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不敢有丝毫隐瞒。
陈玄礼听完,面色沉静如水,接过那封密信,挥退了王管事。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火漆,并无特殊标记,这才缓缓拆开。
烛光下,那寥寥数行字,却像一根根钢针,精准地刺入他内心最深的忧虑!
对方不仅点出了太子与边将的隐秘联系(这甚至有些是他都未能完全确认的),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此刻最大的困境——看似位高权重,实则身处火山口,无论将来谁胜谁负,他这个禁军统帅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最后那句“愿为将军添一暖炉”,更是意味深长。暖炉?在这冰冷的政治漩涡中,什么是暖炉?一条退路?一个承诺?还是……一个新的选择?
对方是谁?能如此精准地把握时局和他的心态?杨国忠的人?不像,杨国忠若有此见识,何至于此?太子的人?更不可能,太子只会许以高官厚禄,而非剖析利害。高力士?那老狐狸惯会左右逢源,但此举又太过直接冒险……
一个名字,猛地跳入陈玄礼的脑海——那个今日在甘露殿上,以一番惊人言论扳倒自己父亲、看似纨绔却深藏不露的杨家三郎,杨晓!
难道是他?
陈玄礼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纸上,眼神变幻不定。
他沉吟良久,最终,将那张纸缓缓凑近烛火。火苗舔舐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灰烬。
“暖炉……”陈玄礼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这长安的冬天,确实越来越冷了。添个暖炉……也好。”
他对外唤道:“来人。”
亲卫应声而入。
“今日之事,不得外传。另外……”陈玄礼顿了顿,低声道,“明日,去查一查,杨国忠府上那位三公子,近日都在做些什么。记住,要隐秘。”
“是!”亲卫领命而去。
陈玄礼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深邃。
杨晓……如果你真是那个递暖炉的人,那么,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