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苍穹下》小说简介
《柏林苍穹下》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抖音热门是作者“爱吃荔枝红茶的方平”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深夜到访的艾莉卡,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和一丝匆忙她几乎是挤进林墨那狭小的储物间,迅速反手关上门,呼吸有些急促“艾莉卡?出什么事了?”林墨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不祥的预感强烈到了极点艾莉卡没有浪费时间寒暄,她压低声音,语速极快:“林,我长话短说我设法看到了一点…不太好的东西盖世太保那边,关于你和我父亲的‘社会关系’调查,并没有停止,反而升级了他们似乎特别关注弗里德里希叔叔(冯·海因里希少校...
《柏林苍穹下》 第48章 免费试读
第48章
他的发言始终围绕数据、风险和效率,措辞严谨而中立。
海军的工程师和官员们听得非常认真。林墨提出的这些基于经济和管理学的分析视角,是他们这些传统技术军官平时较少深入考虑的。虽然最终的决策必然涉及复杂的军种政治和战略选择,但林墨的分析为他们提供了更清晰的论证工具和优化思路。
会议结束后,那位海军上校的表情缓和了许多,他主动与林墨握手:“林先生,感谢您提供的…独特视角。您关于供应链风险和计划弹性的分析,尤其值得深思。我们会认真评估您的建议。”
返回柏林的火车上,林墨稍稍松了口气。这次海军之行,他自认为把握得还算得当,保持了低调,专注于经济分析,似乎没有逾越雷池。
然而,他刚回到办公室,甚至连外套都没来得及脱下,克莱因博士就面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林,你刚从基尔回来?”克莱因博士的声音压得很低。
“是的,博士。会议刚结束。”
“会议期间,或者之后,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人?或者听到什么特别的议论?”克莱因博士的眼神异常严肃。
林墨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没有…一切都很正常。只是常规的技术讨论。发生什么事了?”
克莱因博士将电报递给他。电报来自海军司令部某部门,内容简短而突兀:
“贵办公室林墨先生于基尔就资源分配所发表之‘弹性计划’言论,已引起注意。其观点与某些非主流之‘风险规避’论调存在可疑重合。建议加强对该员之外出管理及言论审查。”
林墨拿着电报,手指冰凉。“非主流之‘风险规避’论调”?“可疑重合”?他立刻明白了——他在会议上关于“计划弹性”和“优先建造周期短舰艇”的谨慎暗示,虽然是从纯资源角度出发,却不小心触碰了海军内部最敏感的神经!
这很可能被解读为暗合了那些反对“Z计划”巨舰优先、主张优先发展潜艇和破交舰力的“非主流”派别的观点!而他“外国人”的身份,更是让这种“重合”显得格外“可疑”!
一次本以为低调安全的出差,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又得罪了海军内部的一大势力!他甚至能感觉到,背后打这份小报告的人,那冰冷而充满敌意的目光。
“乌鸦”的徽章、戈林的任务、乌德特与米尔希可能的矛盾、 now 又加上海军内部的猜疑…林墨感觉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四面透风却又无处可逃的房间里,每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被解读、被利用、被当作攻击的武器。他试图播种“经济”与“科技”的种子,却发现自己脚下的土地,布满了看不见的政治地雷。下一步,该如何走才能不再引爆新的危机?
海军发来的那份充满猜疑和警告意味的电报,像一道冰冷的枷锁,让林墨深感窒息。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体系内越是试图展现价值,就越是容易触动无数敏感的神经,陷入难以预料的危险之中。他迫切需要喘息,需要暂时逃离柏林那令人压抑的、充满监视和算计的氛围。
恰在此时,他收到了艾莉卡通过秘密渠道传来的一封简短邀请信。信中以轻松的口吻询问他周末是否有空,参加在她家族位于波茨坦郊外的容克庄园(Junker Gutshof)举行的一个小型午后沙龙聚会。信中提到,“几位父亲生前的老朋友也会来,他们对经济和技术有些有趣的看法,或许你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