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妃谋天下》小说简介
徐子岚刑柱是《重生之妃谋天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慢三拍”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主子,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看来升上已经不打算再玩那些小儿科的动作了。”黎明忍不住开口,他这一次是亲自去的,自然会比旁人送回来的消息快一些。他们现在也就只有这一点有利因素了。点点头,慕寒之显然也在思考这件事情...
《重生之妃谋天下》 第四十七章 谁敢一仆侍二主 免费试读
第四十七章 谁敢一仆侍二主
好在这件事情是黎明先发现的,也给了他们准备的时间。要不然,等到这件事情被梁旭在早朝上公布出来的时候,怕是直接给他下狱都是轻的。
慕寒之好整以暇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神色有些晦暗不明。黎明才不出自家主子到底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长鸣在外面敲敲门,“主子,徐小姐已经安全的回到了丞相府。”
慕寒之挑了一下眉毛,用手指轻轻的扣了两下桌面:“长鸣,这几日辛苦了,你先回去吧。”
外面的人明显听见了这个吩咐,什么都没有说。黎明却是知道,长鸣这个时候怕是已经逍遥自在的离开雍王府了。
“主子,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看来升上已经不打算再玩那些小儿科的动作了。”黎明忍不住开口,他这一次是亲自去的,自然会比旁人送回来的消息快一些。他们现在也就只有这一点有利因素了。
点点头,慕寒之显然也在思考这件事情。刚刚他心思不在这里,到底是集中不了注意力,现在倒是要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对付梁旭的那点小动作了。
“现在南疆驻守的可是镇南将军?”良久,慕寒之轻轻的开口。虽然朝中很多的势力是依附雍王府的,可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人都是真心拥护慕寒之,只不过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罢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镇南将军是先帝在位的时候亲封的。镇南将军已经是三品大元了,这个官爵是可以世袭的,而手握兵权还可以世袭的爵位,当真是让很多人关注的很啊。
黎明微微颔首,“是的,现在镇南大将军表面上是依附于我们雍王府的,但是既然蛮人已经出现在了南疆,那么他未必还忠心于主子您。”
这件事情不用黎明说明,慕寒之都能想的清楚,但是他现在想不清楚的是,梁旭如何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联系上这个镇南将军。
“一会儿给长鸣送个消息,他先不能休息了,去南疆把镇南将军府给我控制下来。你这几日着手给我看看到底是谁竟然敢在我这里一仆侍二主。”
慕寒之这句话说的十分的冷淡,黎明愣了一下,立刻应了下来。他一路上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雍王府的势力一共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雍王府本身,另一部分就是隶属于慕寒之的揽月阁。两个部分也分工明确,雍王府本身的势力就是负责保护慕寒之,并帮助慕寒之运转朝堂上的各种关系。
所以相对于京城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雍王府的暗卫,要比揽月阁的人清楚的多。相同的,揽月阁既然是跻身于江湖立足的,京城之外的事情往往是揽月阁负责。
本来一个南疆不至于引发这么多的事情,却偏生拖到了现在,怕是主子已经开始对揽月阁起了疑心。黎明微微皱眉,这要是真的查出来什么,长鸣这个二护法可是难辞其咎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一个属下应该过问的,既然慕寒之让他好好的查,他定然会把这件事情查的水落石出。
黎明离开之后,慕寒之让人相继叫了几个人到了府上。虽然是暗中的,可是要是仔细关注就不难发现这些人全都是朝廷上的重臣。
慕寒之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坐着的几个人有好几个都踹踹不安,面上没有露出一丝表情。慢悠悠的品着一旁的茶,不开口,也不说明让几个人过来的来意。
良久,到底是王廷尉忍不住先开了口。他看了一眼在座的几个人,心中忍不住有些不安,这些全都是京城里有些权势地位的。
一共四个人,两个是雍王的人,一个是平日里也是拿不定注意,心中忍不住暗道,是不是雍王殿下已经把注意力打到了他的身上。
“殿下此次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政事?”王廷尉问的十分的谨慎,今日的事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八成就是为了南疆的事情。
慕寒之笑了笑没有开口,抬手朝着坐在一旁现今是治粟内史的安庆候抬了抬手指:“你们不放看看你们身旁的那个信封里都写着什么在开口。”
安庆候从慕寒之当上摄政王的那一天,就坚决表明了立场。这样的态度其实并不少见。这么多年下来了,很多人心里明镜一般,跟着皇上胜利了那是从龙之功,可是跟着摄政王的人几百年下来从来都没有吃过亏。
几个人飞快的打开信封,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安庆候愣了一下:“殿下这个消息可是当真?”
慕寒之给几个人看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紧要机密,就是黎明刚刚从南疆带回来的消息。现在梁旭怕是还不知道慕寒之已经得到了消息,慕寒之这么做也是变相的警告。
拿着手里的纸,王廷尉的手忍不住抖了抖,终究没敢说什么。京城里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了京城府尹庆阳伯来处理。
庆阳伯这个人为人处事圆滑,倒是让人抓不到什么把柄。况且庆阳伯一直以来都是墙头草的态度,两边人都不得罪,倒是比他这个廷尉混的要好上一些。
南疆的事情一旦被人捅出来,不管有什么理由,定然是要叫到他这个廷尉手里的。慕寒之现在连他也叫过来,到底是提前打点还是另有目的。
安庆候和典客于大人心中明镜一般,得到慕寒之肯定的回答之后,两个人暗中交换了一个眼色,都不再开口。
剩下的就只有王廷尉和御史大夫赵启明坐在那里不说话了。慕寒之看着两个人,他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比剩下的那两个人更加能够沉得住气。
赵启明算是还有些文人的傲骨,作为徐明远的师弟,平日里跟徐明远走的近一些,倒是也受到了徐明远的一些指点,所以才能在朝堂上混到这个时候。
知道所有的人都在等着自己开口,赵启明微微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是他始料未及的,朝廷上没有透出一点风声,可是这件事情要是真的被摆在台面上,怕是又是一场看不见刀光血影的战争。
“这件事情发生的委实有些蹊跷,臣以为,当派些人手对南疆多加探查。尤其是镇南将军近日以来的书信也要多加的盘查。”
赵启明开口,安庆候眼底露出满意的神色。他到底还是不傻,虽然御史现在在朝中说不上什么话,可是只要这些史官不乱咬人,什么事情都会好办一些。
慕寒之点点头,没有认同,也没有反驳。几个人心中清楚,慕寒之是在等王廷尉的答复。
王廷尉的手心都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不由自主的用手搓了搓衣袍,“这件事情来的委实有些突然。”
他扬起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臣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当真应该放到朝堂上,等到诸位大人讨论过了才是。毕竟南疆危机,我们应该早作打算。”
“几位大人都是朝廷上的要员。倒是不用这么紧张。”听到了王廷尉的话之后,慕寒之嘴角忍不住上翘。这件事情果然跟梁旭有关,那就好办多了。
“今日本王不过是邀各位来到府上小叙片刻,倒是不应该那这样的国事给各位烦忧。”慕寒之说着拍拍手,管家立刻让人拿了一些点心松了上来。
仿佛当真是让这些人来好好的吃吃茶,聊聊天一样。王廷尉可没有那么放松。他刚刚的话无异于表明了他的立场,在唱的几个人里,就连中立的御史都表明了朝向慕寒之的立场,他现在还舔着脸待在这里,跟鸿门宴到是没有什么两样。
“既然王爷没有什么要事,下关就不再多留了。家中还有些事情需要臣回去处理,臣现行告退。”
慕寒之笑着,眼眸里却是没有多少深意。让管家把人松了出去,并没有多加阻拦。他离开之后,御史大夫也跟着离开了。
“王爷,这件事情明显就是想要往您的身上泼脏水。现在我们既然占得了先机,为什么要让皇上知道您已经知道了?”安庆候有些忍不住的开口,神色里很是紧张。
刚刚再怎样不放在心上,都是做给旁人的姿态。可是一想到慕寒之要是因为此事而下狱,怕是整个朝堂上都会跟着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慕寒之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安庆候,冷着声音开口:“本王这一次叫二位前来,一个是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二位,让二位有一个准备。”
说着,他的身子不由得往后靠了靠,反而更给人一种压迫,“二来,两位都是跟着本王打拼许久的老臣了,本王也想给两位一些忠告。”
“摄政王永远只是摄政王。皇上也永远只是皇上。还请二位不要忘记了摄政王被设立的缘由,末不要作出什么让本王都难以保住你们的举动。”
说完,慕寒之手里的茶盏轻轻的扣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震得两个人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看见管家这个时候送客回来,慕寒之站起身子就要往外面走。走到门口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猛地停住了脚步,头也不回的开口:“管家,二位大人今日也是累了,速速准备马匹,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