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卷王不想宫斗》小说简介
叫做《清宫卷王不想宫斗》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尊称椰子大王”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其木格德顺,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消息传到作坊,起初那些抱怨的老工匠还将信将疑,但当第一个依据新标准快速完成复杂组件组装、并获得等级提升的年轻工匠拿到翻倍的工钱时,当有人改进了某个夹具使得标准件打磨效率提升、并获得一笔丰厚赏银时,观望和抵触的情绪迅速被羡慕和争先替代。一时间,学习标准、钻研改进在作坊里蔚然成风。标准化推行的速度大大加...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 第44章 免费试读
第44章
青蕊提出的,其实是现代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结合体。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极其新颖的管理思路。
康熙听着,眼中异彩连连。他发现自己这位爱妃,不仅精于格物之理,于这御下之道、人心把握上,竟也如此通透!此法可谓刚柔并济,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了人情,远比单纯的下令强制推行要高明的多!
“妙!甚妙!”康熙抚掌笑道,“爱妃此策,深得中庸之道,宽严相济!梁九功,将瑞妃此议记下,传朕口谕,着内务府营造司依此议,详定匠作等级与创新奖励章程,于试行标准化之作坊先行实施!”
“嗻!”
旨意很快下达。内务府的官员们初闻此议,皆觉新奇,仔细琢磨后,又不得不叹服其精妙。章程制定得很快,匠作等级初步分为三级,对应不同的工钱和待遇;创新奖励则规定,凡有能提升效率、改进工艺、且可推广者,视成效给予银钱或物质奖励,成效卓著者甚至可获“御匠”称号。
消息传到作坊,起初那些抱怨的老工匠还将信将疑,但当第一个依据新标准快速完成复杂组件组装、并获得等级提升的年轻工匠拿到翻倍的工钱时,当有人改进了某个夹具使得标准件打磨效率提升、并获得一笔丰厚赏银时,观望和抵触的情绪迅速被羡慕和争先替代。一时间,学习标准、钻研改进在作坊里蔚然成风。标准化推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成效也愈发显著。
此事作为内务府管理的成功案例,被康熙在一次听取部院汇报时,特意拿出来嘉许。众臣工听闻这精妙的管理之法竟又出自瑞妃之手,心中惊叹不已。这位娘娘,当真是无所不能!其影响力,已从技术层面,延伸到了吏治管理的核心领域。
前朝的风,自然也吹到了后宫。如今后宫众人提起瑞妃,早已不再是当初那种对“奇巧”的猎奇或对“圣宠”的嫉妒,而是一种混合着敬畏、钦佩乃至些许依赖的复杂情绪。连掌管宫务的贵妃,在处理一些涉及宫人管理、用度核算的难题时,偶尔也会遣人来承乾宫“请教”瑞妃娘娘是否有“简便清晰”的法子。
永和宫德嫔乌雅氏,在听闻这些消息后,只是终日对着窗外积雪发呆,眼神空洞,再无波澜。她就像一株失去阳光雨露的藤蔓,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悄然枯萎。
而“澄心斋”的讲学,在瑞妃这种注重实证与效率的思维影响下,也越发注重“学以致用”。康熙甚至特许阿哥们在一定监管下,参与到一些不涉密的实务项目中。四阿哥胤禛主动请缨,负责协助内务府核查几个新开皇庄的玉米、土豆推广账目;五阿哥胤祺则对宫苑修缮的物料核算产生了兴趣;连年纪较小的十四阿哥胤禵,也嚷嚷着要去看看京营火器营的鸟枪是不是能像瑞母妃说的那样改进得更好用。
阿哥们不再是被圈养在深宫、只读圣贤书的傀儡,他们开始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用手触摸这个真实的世界。这种变化,康熙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越发确信,瑞妃带来的,是一种足以影响国本的根本性变革。
这一日,康熙与青蕊在承乾宫暖阁内,对坐商讨一件大事——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