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在曹魏,工号001》小说简介
小说《三国:人在曹魏,工号001》,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贺奔,文章原创作者为“笑看秋月与春风”,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若孟德兄想在孙文台那里结个善缘,倒是可助孙文台一臂之力。”放下纸条,曹操愕然,慢慢转头看向黄忠。“汉升,这锦囊……疾之何时给你的?”黄忠老老实实回答:“曹将军率军离开陈留己吾县前一夜,先生交付于我的。”曹操一愣:“离开己吾县……之前?”他又低头将纸条来回读了一遍,“贤弟竟未卜先知,知晓孙文台必为...
《三国:人在曹魏,工号001》 第20章 免费试读
第20章
“孟德兄,见字如面。”
“孙文台勇烈,先锋之人职,非他莫属。此情理之中。”
“袁盟主慨然增兵,看似如虎添翼,实则祸福难料。小弟拙见,袁盟主此举,恐非助孙文台破关,乃借董卓之刀以弱其势,兼耗诸军。”
“孟德兄切记,待孙文台其捷报频传之日,或乃危机暗伏之时。”
“若孟德兄想在孙文台那里结个善缘,倒是可助孙文台一臂之力。”
放下纸条,曹操愕然,慢慢转头看向黄忠。
“汉升,这锦囊……疾之何时给你的?”
黄忠老老实实回答:“曹将军率军离开陈留己吾县前一夜,先生交付于我的。”
曹操一愣:“离开己吾县……之前?”他又低头将纸条来回读了一遍,“贤弟竟未卜先知,知晓孙文台必为先锋之事?”
突然,曹操想起前几日,黄忠当着他的面掏出来一大堆各色锦囊的场景……
“汉升啊,疾之给了你几个锦囊?”曹操马上开口问道。
黄忠略微琢磨了一下:“呃……六个。”
他指了指曹操手中那个锦囊又继续说道:“先生说,如果袁盟主让孙文台做先锋,就让我打开这第一个锦囊,不过要在大军到了汜水关以后再开。当时在酸枣,我一听袁盟主果然让孙文台做先锋,便没忍住……把这第一个拿出来了。”
曹操眼睛一亮,手也伸了出来:“那就是还有五个锦囊了……快给我看看!”
黄忠默默后退一步:“曹将军,先生说了,没到时候,不能看!万一锦囊里的事儿不应验了,岂不是很尴尬?”
啊?呃……这个理由,可以这么直接的说出来的么?
曹操一愣,随即又开口问道:“我那次见锦囊有不同颜色,可是疾之让你以颜色区分的?”
黄忠点了点头:“对,先生怕我记错顺序,就用了不同颜色的锦囊,还在每个锦囊绣了字。”
曹操一听,先把自己手中那个红色锦囊拿起来看,只见上边绣了一个“韩”字。
韩?何意?曹操不解。
黄忠解释道:“先生说了,他编了个顺口溜,韩赵魏楚燕齐,这是当年始皇帝攻灭六国的顺序,他把这六个国家的名字,按顺序绣每一个锦囊上,到时候我按顺序打开就是了。第一个是‘韩’,然后……”黄忠又掏出一个锦囊,“……这个是第二个锦囊,也就是‘赵’……哎哎哎!曹将军!您这是干什么呢?”
曹操眼疾手快,黄忠从怀里掏出第二个锦囊的时候,被曹操一把从手中夺走。
黄忠是目前曹营战力天花板不假,可黄忠也不能真把曹操怎么样。曹操也是一边躲着黄忠的“抓捕”,一边快速拆开锦囊查看里边的内容。
“孟德兄,见字如面。”
“若先锋受挫,关前必有猛将耀武,其名华雄,当是勇不可当。”
“届时,袁盟主必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此乃保全实力之托词,孟德兄一笑便可,不必理会。”
“然,破局之人,已在帐中。兄可留意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有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人姓关名羽,字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斩华雄如探囊取物。”
“兄切记,莫待其主动请缨遭人轻视时再出面。当于众人束手、袁绍叹息之际,兄可径直走向此人,朗声相问:‘此何人也?’待公孙瓒介绍后,兄便可当众言:‘观此将军仪表不俗,气势非凡,必是英雄!何不请其一战,以振军威?’如此,恩义自成,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