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被污,八十八个将军怒了》小说简介
现代言情《新婚夜被污,八十八个将军怒了》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三七是三七”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沈清顾晏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我开口,声音沙哑。她眼圈一红,泪水就滚了下来:“阿武,你受苦了,他们有没有打你?”我没回答,只是死死盯着她手腕上那枚精致的玉佩。正是顾晏之送她的那块。“这玉佩,你一直戴着?”姐姐点点头:“他说这是他母亲的遗物,能保平安,我……”“摘下来!”我厉声喝道...
《新婚夜被污,八十八个将军怒了》 5 免费试读
5
我之所以恍然大悟,是因为柳若云能说出只有我和姐姐才知道的细节。
这说明,问题不在于她偷了姐姐的构思,而在于她能直接窃取姐姐的想法!
我骂顾晏之的那些话,都是我让信鸽带给姐姐的。
我之前送去的那些下流胚子构思,姐姐一个文弱才女,定然是看过就烧,羞于启齿。
可她帮父亲写的奏折,必然会反复揣摩,日夜思量。
所以柳若云才偷到了!
相府守卫森严,我如入无人之境,直接翻进了姐姐的闺房。
姐姐正坐在灯下,手边放着一堆药材,脸色苍白得像纸。
看到我,她吓了一跳,连忙将药材往袖子里藏。
“姐。”我开口,声音沙哑。
她眼圈一红,泪水就滚了下来:“阿武,你受苦了,他们有没有打你?”
我没回答,只是死死盯着她手腕上那枚精致的玉佩。
正是顾晏之送她的那块。
“这玉佩,你一直戴着?”
姐姐点点头:“他说这是他母亲的遗物,能保平安,我……”
“摘下来!”我厉声喝道。
姐姐吓了一跳,但还是顺从地解下了玉佩。
我一把夺过,内力到处,只听咔嚓一声,玉佩在我掌心碎成了粉末。
几乎是同时,姐姐啊了一声,捂着头软倒在地。
“头好痛……阿武,我最近总是头晕心悸,夜夜噩梦,还总觉得有人在我耳边说话……”
我扶住她,心如刀绞。
这根本不是什么保平安的玉佩,而是歹毒的子母蛊器!
柳若云手握母器,便能通过这子器,窥探姐姐的心神,窃取她的才思,甚至慢慢吸食她的精气!
好恶毒的手段!
顾晏之!柳若云!你们这对狗男女,竟敢如此害我姐姐!
“姐,别怕,有我。”我将她扶到床上,从怀里掏出一枚军中特制的解毒丸喂她服下。
“你好好休息,什么都别想,剩下的交给我。”
姐姐虚弱地点点头,沉沉睡去。
离开相府前,我给父亲留了张字条:“勿忧。”
回到顾家,天还没亮。
管事婆子又来找茬,我反手就是一个耳光。
“滚!”
婆子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我,随即破口大骂。
我没再理她,径直走向前厅。
前厅里,顾晏之和柳若云正在用早膳,气氛温馨。
柳若云见我进来,立刻摆出那副受惊小白兔的模样,往顾晏之怀里缩。
“晏之哥哥,姐姐她……”
顾晏之放下碗筷,脸上满是厌恶:“你又来做什么?嫌昨天丢的人还不够?”
我没看他,目光径直落在柳若云身上。
“柳姑娘,听说你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柳若云一愣,随即挺直了腰杆,这是她的主场。
“姐姐请讲。”
我缓缓踱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厅堂:
“我闺中曾作一残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下半句她苦思冥想多年未得,不知柳姑娘可有妙思,为之补全?”
柳若云眼底闪过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
她下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一块暖玉,那是她的母蛊器。
她以为我不知道,以为还能像从前一样,窥探我姐姐的思绪。
可惜,子器已碎,她什么都偷不到了。
厅中一片寂静,所有下人都竖起耳朵,想看这位新晋的第一才女如何应对。
顾晏之也皱起了眉:“沈清,你又在耍什么花样?”
我冷笑:“太傅大人急什么?总得给柳姑娘一点时间构思吧?”
柳若云的脸色越来越白,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闭上眼,似乎在竭力感应着什么,可注定一无所获。
“怎么?柳姑娘想不出来?”我步步紧逼,“这可是我十三岁时的戏作,按理说,以柳姑娘的才情,不该如此为难啊。”
“我……我今日身体不适,改日再与姐姐切磋。”柳若云终于撑不住,仓皇起身。
“站住!”我一声低喝,吓得她一个哆嗦。
我走到她面前,猛地撩起自己的衣袖,露出手臂上青紫交错的伤痕。
“柳姑娘不适,我也不适得很。”
“这些,都是拜你们顾家所赐。”
我的目光扫过顾晏之震惊的脸,最终落在柳若云身上,声音冰冷如刀。
“你说,这笔账,我们该怎么算?”
柳若云吓得花容失色:“不……不是我!是他们……”
“是他们,但也是你纵容的,不是吗?”我逼近一步,她就后退一步,直到后腰抵在桌角,退无可退。
“你享受着窃来的才名,享受着他的庇护,心安理得地看着我去死。”
“柳若云,你的心是什么做的?”
顾老夫人冲了进来,看到这一幕,立刻破口大骂:“反了你了!一个失了贞的贱人,也敢在这里大呼小叫来人,给我掌嘴!”
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立刻围了上来。
我没动,只是冷冷地看着顾晏之:“你确定?”
“今天她们敢动我一根手指头,明天,相府的门,你顾家怕是就再也进不去了。”
顾晏之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终挥了挥手:“都退下。”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清儿,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想怎么样?”我笑了,“我要柳若云,为她做过的一切,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