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女带母去逃荒,领着全家建桃源》小说简介
网文大咖“财三岁”大大的完结小说《弃女带母去逃荒,领着全家建桃源》,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现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柳芸娘林野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回程的路上,板车满载着粮食、肉菜、油盐,老牛温顺地跟在车后,济仁堂的老掌柜坐在车上,闭目养神。陈文禹沉默地走在车旁,林小野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当这一行人带着如此丰厚的收获回到山坳时,留守的柳芸娘、李氏和孩子们全都惊的合不拢嘴,活像是看到了神迹。看着那白花花的米面、油光闪闪的猪肉、活生生的牛,以及请来...
《弃女带母去逃荒,领着全家建桃源》 第36章 免费试读
第36章
他说的,是逃难时他一直贴身珍藏、代表着他过去书生身份和最后体面的两样东西。
林小野瞬间明白了。
那五两银子,沉甸甸的,承载着陈文禹割舍过去的决绝和作为读书人想要为这个家尽一份力的尊严。
她心中五味杂陈,没有多问,只是默默接过银子,轻声道:“辛苦了,陈先生。”
只是陈文禹看到林小野这架势,也禁不住瞠目结舌,好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只是看着小野的样子,像是见了鬼。
回程的路上,板车满载着粮食、肉菜、油盐,老牛温顺地跟在车后,济仁堂的老掌柜坐在车上,闭目养神。
陈文禹沉默地走在车旁,林小野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当这一行人带着如此丰厚的收获回到山坳时,留守的柳芸娘、李氏和孩子们全都惊的合不拢嘴,活像是看到了神迹。
看着那白花花的米面、油光闪闪的猪肉、活生生的牛,以及请来的老郎中,柳芸娘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泪流满面。
老掌柜仔细为柳芸娘诊了脉,查看了气色,又询问了症状,最终松了口气,
“夫人只是劳累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导致气血亏虚,胎元不固。好在底子尚可,如今脱离了险地,又得及时用药调补,问题不大。我开的安胎药按时服用,再辅以食补,静心养胎,便可无虞。”
这番话,如同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夜色中,山坳里飘起了久违的、浓郁的肉香和米饭香,
就着饭小野将自己在青山镇的经历简略讲了讲,篝火映照着每个人脸上满足而充满希望的笑容。
林小野看着这一切,感受着怀中那些银票的分量,知道他们的人生,从这一刻起,真的不同了。
有了充足的粮食和药材,山坳里的几日休养,效果立竿见影。
柳芸娘按时服用老郎中开的安胎药,加上林小野变着法子做的营养餐食——浓稠的米粥、炖得烂熟的肉汤、甚至偶尔还能喝上几口林小野尝试用新买的母牛挤出的、煮沸后的珍贵牛乳。
她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原本时常蹙紧的眉头舒展开,眼底也有了光亮。腹中的孩子似乎也安稳了许多,胎动变得有力而规律。
林石头和陈家女童更是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小苗,脸上褪去了菜色,多了属于孩童的活泼与红润。
他们围着温顺的母牛好奇地打量,在溪边嬉戏的笑声,为这隐蔽的山坳增添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陈文禹眉宇间的郁气也散去了不少。
虽然卖掉了心爱的砚台和笔,但那五两银子仿佛卸掉了他心头一块大石,让他更能直面现实,将精力投入到这个新生的“家”中。
他帮着妻子整理物资,照看牛只,甚至开始用树枝在沙地上教林石头认字。
一切都在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林小野并未沉溺于这短暂的安宁。
她知道,这个山坳只是权宜之计。
位置虽隐蔽,但缺乏长期发展的条件,土地贫瘠,难以开垦;远离人烟,信息闭塞;
最重要的是,母亲临盆在即,需要一个更稳定、更安全、能有产婆相助的环境。
这几日进城售卖药材、采购物资时,她都有意无意地向店铺伙计、街边小贩打听周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