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小说简介
古代言情《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马宇腾丁三石,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翻身的咸鱼3”,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还有这里的封装气密性检测,用水检效率太低,而且有二次污染风险我们可以换成氦气质谱检漏法,精度更高,速度也更快”他一边说,一边用蓝笔在白板上飞快地画出新的流程和设备示意图此时马宇腾一边认真的听和记录,一边看着在台上讲解的张珂张柯的专业、严谨,以及那种对工业生产流程的深刻洞察力,正是目前雷霆电池发展最需要的人才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摩托罗拉的顾问?不,不够这个人,必须成为我的...
《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 第47章 免费试读
第47章
“你的职位,生产技术总负责人。负责整个雷霆电池工厂的生产工艺、技术改进和质量体系。我给你开的年薪是三十万人民币,另外,还有工厂每年利润2%的股权分红。”
张柯拿起那份聘用合同,目光在“三十万”和“2%股权分红”上扫过,内心毫无波澜。
三十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到四万。
他在摩托罗拉的时候,不算奖金,基础年薪就接近五十万美元,是现在的十倍还多。
至于那2%的股权分红,得要马宇腾愿意分红才能拿到手。
如果公司一直处于扩张阶段的话,可能他一分钱都拿不到。
钱,从来不是他回来的主要目的。
他要的,是一个能让他尽情施展才华,不受掣肘的平台。
他要的,是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入职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张柯将文件递了回去。
“马总,谢谢你的信任。”
他顿了顿,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次回来,我给你带了一个消息。”
马宇腾的身体微微前倾。
张柯一字一句,吐字清晰。
“因为人力成本的问题,摩托罗拉准备关闭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手机组装工厂。”
马宇腾心头猛地一跳。
张柯没有停,继续抛出更重磅的信息。
“工厂里所有的生产设备,包括一整套当时最先进的手机生产线,都准备打包处理。他们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
“我们可以考虑将这套手机生产线买下来,进入3C代工行业。”
“这几年3C行业发展迅速,也正是我们锂电池未来最重要的使用者。”
“代工业务能够为我们未来的锂电池销售带来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3C代工?
这四个字在马宇腾的脑子里盘旋,让他产生了一种极其古怪的感觉。
锂电池、3C代工……
下一步呢?是不是就该去造车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未来的模板,会是那个把锂电池销量做到世界第一的“宁王”。
可现在命运好像给他开了个玩笑,硬生生把他往“BYD”的那条路上推。
他看着张柯,这个他费尽心思从美国挖回来的技术大神,第一天上班,就给他带来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公司未来走向的消息。
马宇腾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视着楼下那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厂房。许久,
他转过身,看着张柯。
“这条生产线,你了解多少?”
“摩托罗拉位于伊利诺伊州哈佛市的工厂,于1992年建成,是他们为了生产首款数字手机而专门建造的。巅峰时期,那里的工人超过了五千名。”
五千名工人!
马宇腾心里盘算了一下,这规模比他整个雷霆电池厂还要大上好几倍。
“后来,他们虽然开始把大部分手机的组装业务外包给了东大的代工厂,但这个工厂一直被保留下来,专门生产他们最高端的旗舰产品。”
张柯继续解释。
“但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涨得太快了,就算是摩托罗拉也撑不住,所以最终决定彻底关闭这个工厂。”
马宇腾沉默了。
他没想到自己期待已久的人才,上班第一天就给他画了这么大一张饼。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向上管理?
3C代工,这个领域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他虽然心动,但脑子还没热到发昏。
雷霆电池厂能有今天,靠的是他父亲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和他自己对市场的精准判断,不是靠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