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小说简介
小说叫做《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是“路见不平的阿左”的小说。内容精选:”武松接过汤碗,忽然道:“你今日在朝堂上,太过冒险。”潘金莲在石凳上坐下,仰头看着满天星斗:“我知道。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月光洒在她脸上,柔和了平日的锋芒...
《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 第42章 免费试读
第42章
三日后,潘金莲在朝会上提出,要在京畿路率先全面推行青苗法。贾昌朝果然强烈反对:
“陛下!青苗法看似利民,实则害民!若是遇上天灾,百姓还不起贷粮,岂不是要卖儿鬻女?”
潘金莲不慌不忙:“贾相多虑了。臣已算过,便是遇上大灾,两分利也在百姓承受范围内。倒是往日五分利的高利贷,才真会逼得百姓卖儿鬻女。”
贾昌朝冷笑:“潘大人这是要断天下士绅的活路啊!”
“活路?”潘金莲目光如炬,“贾相可知,去岁京畿路饿死多少人?三百七十二人!而贾相名下的粮仓里,陈粮堆积如山!这到底是谁断了谁的活路?”
贾昌朝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一查便知。”潘金莲向天子躬身,“臣请陛下下旨,清查京畿路所有粮仓!”
朝堂上一片哗然。清查粮仓,这是要掀旧党的老底啊!
天子沉吟良久,终于准奏。
退朝后,贾昌朝盯着潘金莲,眼中尽是怨毒:“潘金莲,你会后悔的!”
当夜,潘金莲府邸外多了许多不明身份的人。武松加强戒备,亲自守夜。
二更时分,潘金莲端着一碗参汤来到院中:“二郎,歇会儿吧。”
武松接过汤碗,忽然道:“你今日在朝堂上,太过冒险。”
潘金莲在石凳上坐下,仰头看着满天星斗:“我知道。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月光洒在她脸上,柔和了平日的锋芒。武松看着她,忽然想起那夜她发烧时的脆弱。
“我会护你周全。”他轻声道。
潘金莲转眸看他,眼中映着星光:“我知道。”
简单的三个字,却重如千钧。
便在这时,武松忽然神色一凛:“有人!”
数条黑影如鬼魅般跃墙而入,足有二十余人。为首的那个,赫然是那日逃走的青云会香主。
“武松,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武松将潘金莲护在身后,缓缓拔刀。这一次,他的刀法与往日大不相同——刀未出鞘,杀气已弥漫庭院。
“你们不该来的。”他声音平静,却让所有黑衣人心头一寒。
刀光乍现。
这一次,武松的刀法已完全超越了招式的范畴。每一刀都浑然天成,如日月运行,如四季更替。黑衣人明明人数占优,却觉得处处受制,所有的杀招都被轻易化解。
更可怕的是,武松的刀意中带着一种“势”。不是杀气,而是如天地般浩瀚的威严,让人心生敬畏,未战先怯。
不过片刻,黑衣人全部倒地。武松依旧刀未染血。
那香主面如死灰:“你...你这是什么武功?”
武松收刀入鞘:“天人之境。”
三个字,重如千钧。
此战之后,武松之名震动江湖。人人都知道,潘金莲身边有个已达“天人之境”的护卫。
而潘金莲也借势加速推行青苗法。她亲自下乡,监督贷粮发放;又在各州县设立农社,教授新的耕作技术。
一个月后,京畿路清查结果出来:贾昌朝名下粮仓中,竟藏有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一年的粮食!
铁证如山,贾昌朝罢官下狱。旧党势力再遭重创。
麦收时节,潘金莲再次来到陈留县。金黄的麦浪中,农民们正在收割。见到潘金莲,纷纷跪地叩谢:
“多谢潘大人!若不是青苗法,我们早就饿死了!”
一个老农捧着新麦,老泪纵横:“一辈子了,第一次不用卖儿卖女还能吃饱饭...”
潘金莲扶起老人,眼中也有泪光。
回京的路上,她对武松说:“你看,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