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小说简介
叫做《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路见不平的阿左”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潘金莲武大郎,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而北方的辽国,正在虎视眈眈。但至少此刻,看着这丰收的景象,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潘金莲轻轻握住武松的手:“无论前路如何,我们一起走。”武松反握住她的手,坚定有力:“好...
《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 第43章 免费试读
第43章
武松看着她被阳光镀金的侧脸,轻声道:“只要你在,我就知道路该怎么走。”
夕阳西下,二人的影子在田埂上拉得很长。
然而他们都明白,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旧党虽遭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北方的辽国,正在虎视眈眈。
但至少此刻,看着这丰收的景象,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潘金莲轻轻握住武松的手:“无论前路如何,我们一起走。”
武松反握住她的手,坚定有力:“好。”
这乱世中的相守,或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力量。而青苗法的成功,只是他们改变这个时代的第一步。
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
初夏的运河波光粼粼,漕船如织。潘金莲立在汴河码头的望楼上,看着新制的漕船破浪而行,心中却无半分轻松。青苗法虽初见成效,但漕运改制的深水区才刚触及。
“三百艘新船,都按您的图纸造的。”雷九指指着河面上的船队,难掩得意,“载量比旧船多三成,吃水还浅了二尺。”
潘金莲却蹙眉:“船是好船,可运河年久失修,多处河道淤塞。再不整治,这些船迟早要搁浅。”
武松从栈桥走来,递过一封密信:“河北急报,又有一批漕粮在沧州被劫。这次不一样,劫匪用的是制式军弩。”
潘金莲展开密信,面色渐沉:“军弩...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自青苗法成功推行,旧党势力大挫,但残余力量转入地下,与地方豪强勾结,专在漕运线上制造事端。更棘手的是,北方传来消息,辽国正在边境集结兵马。
“必须尽快打通漕运全线。”潘金莲望向北方,“否则一旦战事起,边关粮草接济不上,后果不堪设想。”
当夜,三司衙门灯火通明。潘金莲召集心腹,商议整治漕运大计。
“全线清淤,至少需要百万贯。”西门庆拨着算盘,眉头紧锁,“国库刚有起色,实在拿不出这笔钱。”
潘金莲铺开运河全图,手指划过蜿蜒的水道:“钱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发行‘漕运债’,专款专用,以未来五年的漕运税收作保。”
雷九指迟疑:“这...百姓刚买了国债,还能有钱买漕运债?”
“所以要给他们看得见的好处。”潘金莲目光炯炯,“凡是认购漕运债的,未来五年漕运优先承运他们的货物,税费减半。”
武松一直沉默,忽然开口:“清淤需要征用大量民夫,眼下正值农忙,恐怕...”
“不用征夫。”潘金莲取出一张图纸,“我用新式挖泥船。”
图纸上画的是一种怪船,船首装着巨大的轮斗,通过齿轮传动,可以连续不断地挖掘河泥。
西门庆看得目瞪口呆:“这...这是何物?”
“这叫‘龙门吊’,我在...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潘金莲及时改口。这其实是她根据现代挖泥船改造的设计。
计议已定,众人分头准备。潘金莲亲自监督挖泥船的制造,武松则带人巡查漕运沿线,清除匪患。
这日行至泗水险滩,武松察觉有异。这段河道狭窄,两岸山势险峻,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停船。”他举手示意。
船刚停下,两岸突然滚下无数巨石,封住去路。接着箭如飞蝗,直射船队。
武松立在船头,刀未出鞘,只是衣袖轻拂。说来也怪,那些箭矢到他身前丈许,便如撞上无形墙壁,纷纷坠地。
“装神弄鬼!”岸上传来一声冷哼,三个身影如大鸟般扑下。
这三人打扮奇特,一人持铁算盘,一人拿账本,一人握毛笔,赫然是“账房三杰”——江湖上最神秘的杀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