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小说简介
网文大咖“一个豆包”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王姒王娇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弄不好,兴许还会被褫夺爵位!所以,赵深才会那般庆幸——家下奴婢私放印子钱,只是攫取了暴利,并未有伤亡。这个时候发现了,及时补救,还不至于酿成大祸。若是听之任之,他日事发,等待国公府的,可就是塌天大祸了。赵深都能想到的问题,人老成精的卫国公如何想不到?他合上账册,放下借据,看向赵深:“好!这件事你...
《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 第45章 真的发财了! 免费试读
第45章 真的发财了!
卫国公慢慢地翻看着手里的账册,还有一张张的借据。
他看的不只是出借银两的金额,还有借贷的利率。
“九进十三出!赵忠贤好大的胆子!”
卫国公看清某张借据约定好的还款金额,默默地换算了一下,便知道了具体的利率。
居然是超出朝廷限制的九进十三出。
大虞朝其实并不限制私人借贷,在朝廷规定的利率范围内,都算是合法经营。
但,赵掌柜所弄出来的,明显是超出朝廷限制的高利贷,这、就违法了。
不被人捅出来还好,若是被御史弹劾,卫国公这个主子,也要被斥责,兴许还会罚没俸禄等。
若是再严重些,闹出了人命,卫国公就不只是被申斥、被罚俸了。
一个弄不好,兴许还会被褫夺爵位!
所以,赵深才会那般庆幸——家下奴婢私放印子钱,只是攫取了暴利,并未有伤亡。
这个时候发现了,及时补救,还不至于酿成大祸。
若是听之任之,他日事发,等待国公府的,可就是塌天大祸了。
赵深都能想到的问题,人老成精的卫国公如何想不到?
他合上账册,放下借据,看向赵深:“好!这件事你办得极好!”
还有引出此事的人——王姒,卫国公也很是满意。
不愧是他的外孙女,被刁奴欺负了,绝不隐忍,强势出击。
这孩子,不但惩戒了刁奴,还给国公府带来了意外之喜。
东大街这铺子,给得值!
王姒进入到正堂,躬身行礼:“阿姒见过外祖父、外祖母!”
她乖巧、守礼,完全就是长辈们最喜欢的模样。
唯有王姒自己心里清楚,今日之事,她预谋已久、有意为之。
“意外之喜”?
不,才不是意外!
王姒有上辈子的记忆。
哪怕前世,她远在流放路上,也曾听闻国公府曾经遇到了麻烦。
门下恶仆,私放印子钱,逼死了人命。
事情闹出来,圣上震怒,将卫国公宣进宫,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若非看在卫国公早些年的战功,以及随后识趣的激流勇退,圣上还真有可能借题发挥,褫夺了卫国公府的爵位。
饶是如此,卫国公被发俸三年,世子赵昶也被降了官职。
这幢案子的影响,一直到一年后,圣上喜得皇子、大赦天下,才慢慢消退。
国公府也才彻底缓过劲儿来,没有就此沉没。
那时,王姒远在边城,但她有折从诫这个好朋友,对于京中的动向非常了解。
王姒知道卫国公府出了事,也知道,因为这件事,母亲赵氏再嫁的时候,都不得不低调。
重活一世,赵氏对王姒慈爱,卫国公和国公夫人对她也极好。
王姒便想起了这件事。
只是,她不能无端发难,需得有个由头。
巧的是,恰在这时卫国公夫妇给了她这间铺面。
王姒拿到房契和卖身契之后,便暗中命人打听。
她不但亲自去食肆查看,还将赵掌柜等人的情况都打听清楚。
收到调查结果的时候,王姒都忍不住感叹:“这、算不算缘分?前世那个害了卫国公府几十年清誉的刁奴,居然就是赵忠贤。”
“呵,好个赵忠贤,名字取得好听,其人却既不忠也不贤,还无比的‘坑主’!”
既然恰是那个刁奴,王姒就愈发不客气了。
原本她还没想闹这么大,毕竟按照权贵家的规矩,伺候过长辈的奴婢,总是有那么一两分体面的。
王姒又是个外孙女儿,寄居在国公府,哪怕无需战战兢兢,也当谨言慎行。
但,确定赵掌柜就是那刁奴后,王姒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闹!
必须闹!
如此,才能彻查赵忠贤,继而抓出这个危害国公府的刁奴。
有了赵忠贤私放印子钱的罪证,王姒的所作所为就不是胡闹,而是“歪打正着”的帮了国公府。
她非但不会被国公府上下非议、埋怨,还会成为功臣!
“姒姐儿来了?哈哈,好,今日之事,做得好!”
卫国公看到乖巧行礼的外孙女儿,笑得一脸菊花开。
歪打正着也好,有意图谋也罢,其结果就是,卫国公府发现了隐患,并能及时处置。
卫国公是个武将,不讲究太多的弯弯绕,他只看结果。
“外祖父谬赞了,今日阿姒放肆了,您和外祖母不怪我行事鲁莽就好!”
王姒腼腆地笑着,小巧的耳朵都红了。
这样的她,看着天真又无辜,长辈们见了都要忍不住的疼惜。
“放肆?谁说我们姒姐儿放肆!”
国公夫人开口了,她眼底满是慈爱,柔声说道:“再说了,我家姒姐儿放肆了又如何?你可是国公府的小姐,是我们的宝贝儿。”
坐在下首的钱氏听到这话,眸光微闪,婆母这意思,竟是要把外孙女当成亲孙女儿啊。
不过,很快,钱氏就反应过来:王姒,值得!
钱氏作为国公府的当家主母,自是知道放印子钱的危害。
她管家这些年,也曾遇到过银钱周转不开的时候。
那时,她都不曾去放印子钱,不是不想,而是知道不能。
那玩意儿有损阴德不说,还很容易给家族惹来祸端。
钱氏忍着没做,不成想,家下的刁奴却——
该死!
赵忠贤该死!
而捅破这一切的王姒,就是国公府的功臣,哪怕是歪打正着,钱氏都要记王姒一份人情。
唔,过些日子,再找个由头,给赵晚、王姒母女俩送些布料、头面吧。
她们也是可怜,衣食住行只能靠国公府的份例,并无其他体己。
钱氏出身江南大族,出嫁的时候,十里红妆。
她又掌管国公府中馈数年,她的私产不是一般的丰厚。
钱氏只有一个女儿,还早已出阁,她无需再准备什么嫁妆。
儿子们,自有公中分配的产业,顶多就是等她临终前,再把嫁妆分一分。
所以,钱氏现在所能动用的财产非常多。
不过是些许布料、首饰,于钱氏而言,九牛一毛!
“对!母亲说的是,我们姒姐儿这般尊贵,本该恣意张扬。”
钱氏笑着附和国公夫人的话。
婆媳俩,国公府的两任主母都发了话,日后,王姒就是国公府最尊贵的小姐。
国公夫人表了态,国公爷则继续说道:
“这些银子,都是赵忠贤这些年从食肆贪墨而来,我既把食肆给了姒姐儿,这些赃款,也当补给姒姐儿……”